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
【摘要】鲁迅先生说过:“文章是改出来的。” 要写好一篇作文,修改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学生修改作文呢?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和个别指导,使学生在自主修改和交叉修改中得到锻炼。在修改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出要求,讲清方法,让学生意识到,作文不仅要认真写,而且要细心改。只有重视了改,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修改 如何指导 提高能力
庄稼要经过浇水、施肥、除草、杀虫才长得茁壮。同样的道理,一篇好的文章并不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的。北宋诗人王安石在《泊船瓜舟》一诗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诗时,先后用过“到”、“过”、“满”、“入”等字,反复推敲,最后才用了“绿”字,既有动感,又有色彩感,在此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了千古传诵的佳句。这难道不是反复修改的结晶吗?
现在的多数小学生写作文常常怕麻烦,他们常常喜欢一气呵成,文章写完以后,从不愿意回头看一看是否存在问题,只为完成任务了事。如果长此下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但不能得到提高,反而还会降低。
鲁迅先生说过:“文章是改出来的。” 要写好一篇作文,修改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修改作文的五种方法:
朗读修改法。
完成习作后,出声地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说来奇怪,文章一朗读,什么地方丢字落字,什么地方不流畅,什么地方有毛病,,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就仔细查找问题,,有一个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到
“一进校园,我首先第一个看到的就是那漂亮的桂花树。”当他朗读此句时,总觉得别扭,后经仔细思考,认为“首先”与“第一个”保留其一,“漂亮”来形容桂花树有些不妥,改为用”四季飘香”更为合适。再读又把“看”改成“闻”,再读一遍,又前边在就上“秋天来了”表示时间的短句。修改好的句子再来读一读,觉得流畅多了。看来“耳朵”这个老师还真挺称职,把毛病都挑了出来。另外朗读自改法对于作文中的丢字落词现象,修改有明显的错误的句子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
二、同学互评法。
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写的作文,是自己心理想说的话,而别人并不知道你在想什麽,只能凭文字来理解。往往会出现自己写的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正因如此,同学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可不要小瞧这一位位小老师,工作起来蛮有水平的。一位写作能力挺强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不断,比喻拟人交错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师’那就通不过了“你一会儿左边,一会儿写右边,一会儿又写树,一会儿又写小草,按着你这样的顺序,让人摸不着头脑,小作者也不服气,辩解自己就是按这个顺序观察的。二人争执不下,找老师理论。老师因势利导,讲解了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两位同学点头称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写作水平就会在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
三、老师讲评法。
学生写好作文之后,教师要及时地批阅,认真地总结,找出作文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把上、中、差作文挑选出来,用多媒体进行呈现,教师当堂读给学生听。
读完以后,教师对这些文章进行适当地分析,哪些地方值得欣赏和借鉴,哪些地方存在着问题。问题抛出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思考,拿出修改意见。对把
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