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考研网编辑部整理中文考研网免费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欢迎光临中文考研网! —— -1-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第一节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方法介绍三步阅读法“三步阅读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老师提出的,即: 第一步, 直观感受, 启动思维阶段; 第二步, 设身处地, 集中注意学习新知阶段;第三步, 名理分析, 巩固、提高、反馈和迁移阶段。以曹禺为例,学习者要读原著(利用课外时间完成),获得直观感受。或者实时观看电影《雷雨》,获得直观感受。如学习者读完原著后初步的感受是怎样的?阅读中宝贵的第一感觉,有没有,是不是记在笔记本上。关于《雷雨》,哪些问题可以使学习者的兴趣深入下去,能不能把具体的感受明确地描述出来? 对曹禺的作品有了了解之后, 也就是说研读曹禺作品, 这是后就要设身处地的回到曹禺所处的历史现场, 走进曹禺成长的时代,如官僚家庭的环境、母亲对戏剧的爱好、中外戏剧的影响等等。学员在阅读中重现历史深处的研究对象,就是要今人讲当年的故事,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不断地在“读过”-- “读懂”-- “读透”-- “读出自己”的过程中收获学习的能力,得到感情的体验与审美的熏陶。学习者对历史现场的充分体会,对曹禺所处时代有了较深理解,就可以结合他人对曹禺作品的感受、理解、认识, 参阅相关研究资源, 就是名理分析。当然最好是学习者能够结合自己的阅读, 结合对历史的感受, 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关于《雷雨》的文章就更好了。第二节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方法介绍文学人物分析法文学人物分析法是自己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是针对学习者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不知道从何入手提出的。在分析文学人物性格时,要求学习者在阅读的基础之上指出这个人物的形象是什么?在进一步指出这个人物的性格是什么?然后抓住这个性格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完性格之后,概括出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下面我以阿 Q 为例,介绍一下“文学人物分析法”。“文学人物分析法”在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 通过阅读, 启动思维,给作品中的人物“下定义”, 即这个人物的形象是什么; 第二个层次, 集中注意力, 分析这个人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即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什么;第三个层次,巩固、提高、反馈和迁移,指出这个人物的形象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时代意义。这三个层次中, 第二个层次即集中注意力,分析人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是“文学人物分析法”核心。这个层次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以及人物性格中不同类型分为两种结构模式; 当人物的性格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过程,即性格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到高潮的过程,就是纵的结构模式。当人物的性格没有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到高潮的过程, 而是不同的性格类型, 就是横的结构模式。“文学人物分析法”也可以叫“纵横结构人物分析法”。如阿 Q 形象地分析:阿 Q 形象分析的第一个层次是;阿 Q 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阿Q 形象的第二个层次; 即阿 Q 的性格特点有两个类型, 一是“精神胜利法”,二是革命。阿 Q 形象的第三个层次是阿 Q 这个人物的形象意义即精神胜利法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它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阿 Q 的悲剧命运客观上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这一重大问题。阿Q 形象的第二个层次即阿 Q 的性格特点分析属于“横的结构模式”。中文考研网免费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欢迎光临中文考研网! —— -2- 第三节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 1 、物质层面 1840 年的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用大炮、军舰打开了,古老中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于是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中国的未来,林则徐、魏源就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看世界的一个直接结果就认为中国的落后是因为中国没有先进的武器,于是中国出现了洋务运动, 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但是洋务运动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富强, 而是 1894 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继续加深,这就是物质层面的变革。 2 、制度层面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于是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以“变法图强”为号召的戊戌变法运动爆发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而致力于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是制度层面的变革。 3 、心理层面鸦片战争后,人们认识到了中国科技的落后,于是产生了科学(特别是军事科学)救国的思想;而甲午海战的失败, 又使人们认识到, 若不改变政治体制, 先进的科学也难以救国, 于是开始了政体革命; 1911 年,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很快又出现了袁世凯的篡权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