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0kV分线线损的分析方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电能表和通信技术的普及,国网公司推出的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可以实现10kV中压分线线损计算与监测。介绍了同期线损的基本概念,详细阐述了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中压线损异常情况,分析了线路模型配置、输入输出电量排查、计量问题、采集问题等对线损的影响,进一步提升线损管理水平。并探讨了一二次融合开关,希望对10KV及以上分线线损技术管理工作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浅谈10kV分线线损的分析方法
引言
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加强同期线损工作,同期线损管理工作也进人攻坚阶段。目前调控专业的同期线损管理指标体系中,10KV及以上分线监测率(合理率)是较为基础及重要的一项指标,也是专业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精力投人最多最为关注的一项指标。在10KV及以上分线线损技术管理中,技术策略的积累和研究最为关键。从技术管理层面系统性论述该项指标的日常维控与治理。
在10KV及以上分线管理中应始终贯彻维控治理常态化,形成一整套日常维护与治理的流程策略。首先,要知悉掌握月度主网检修计划,了解掌握次月主网设备主要的运行方式变更,尤其是新投运设备或重大改接设备相关工作的停复役时间及主要工作内容,甚而对相关分线线损的影响提前预判。其次对每日日线损进行监判处置,将电网线损造成的异动降至最小,一般来说以电能量采集系统T+1监控为好。
(1)首轮判定
通过日线损监控,初步筛选出每日不合理线路,此后便需要对其作出首轮判定:哪些不合理线路需进步研判处置转人次轮研判,而剩余不合理线路则停止研判。一般来说,暂可以忽略线路的判定原则为:根据月度检修计划,方式例行变更的线路。某日偶发,线损率在邻近合理阂值之外的不合理线路。
(2)次轮判定
转人次轮研判的线路均需要追溯藏匿的异常缺陷点,存在下列几种情形:
、通信中断或用户数据缺失,只要明确转请相关部门单位处置即可。
,需借助供受电两侧测点所在母线平衡来研判异常缺陷所在侧(一般线损畸变值与母线平衡畸变值相当)。
、通讯、母平均正常,必须考虑到某侧母线压变计量回路异常的可能性(一般可借助同母线多条线路线损异常验证)。
,则考虑用户计量回路异常。
,关注测点倍率。
上述后4种情形分析研判到位后,亦将相关信息提供给相关部门单位以资借鉴,并最终确认查处异常缺陷点。
研判反馈结束,异常缺陷点得到确认后,所遵循的处置原则可归纳为:
,设备管理单位明确回馈不影响月度数据的则忽略,否则应建议给予换表处理。被告知换表后,根据另侧电量预估旧表电量提供给换表单位设置换表表底记录;若系用户例行换表,亦提醒换表记录需完整准确。
,明确测点异常缺陷的,则进行计量回路缺陷处置,累计电量畸变大的还要予以换表处理(少数一过性异常且
浅谈10kV分线线损的分析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