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刑事赔偿论文司法赔偿论文.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刑事赔偿论文司法赔偿论文.pdf刑事赔偿论文司法赔偿论文
刑事赔偿论文司法赔偿论文:
刑事被害人民事赔偿诉权保护现状初探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刑事被害人的概念及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法
律地位、当前刑事被害人民事赔偿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
保障刑事被害人民事赔偿权利实现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民事赔偿诉讼权 补偿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0592(2010)08-057-02
  一、刑事被害人的概念及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我国刑事被害人在理论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刑事被害人,
仅指遭受犯罪行为侵害,遭受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直接被害的自然
人。广义的刑事被害人,在主体范围上,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团
体以及被害人的近亲属;在侵害行为性质上,除案发时的一般犯罪行
为侵害外,还包括诉讼过程中的滥用职权行为造成的侵害;在损害结
果认定上,不仅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包括精神损害。司法实践
中所说的刑事被害人通常是指合法权益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自
然人、法人以及非法人团体。
  在刑事诉讼中,刑事被害人因其权利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故
而其是附带民事诉讼中执行控告职能的主体,换言之,除去检察机关
就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而依职权主动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外,
刑事被害人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唯一主体。具体包括:直接遭受犯
罪行为侵害有行为能力的刑事被害人;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
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轻微刑事案件的被
害人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要求赔偿损失的民事诉讼。
  二、当前刑事被害人民事赔偿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部分刑事被害人无法得到全部或部分损失赔偿
  。有的犯罪分子在作案后就将赃物销赃,
并将赃款全部花用殆尽;有的为及时变现,作案者常常低价变卖赃物,
赃款又往往被犯罪人挥霍一空。
  。有的作案者熟知
司法实践中的做法,知晓自己主动供述赃物、赃款的去向使赃物被调
取、扣押,只能作为对犯罪事实的坦白交待,对其自身刑事处理并没有
实质性减轻或从轻,相反因实物的获取而使得其作案的数额确定并增
加(在被害人无法提供发票的情况下)。因此,有的犯罪分子为逃避刑事
责任和被追缴款物,或储存隐匿,或将赃款使用于家中盖房、购置家电、
金银饰品等耐用消费品,并隐瞒赃款的用途,对司法机关只供称已花
用而没有能力偿还。由于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就赃物、赃款的去向
只能听取犯罪分子的供述,在犯罪分子称赃款被花用完的情况下,只
能认定该事实,且不能因此而加重对其刑事惩罚,造成被害人的民事
赔偿诉权就无法得到保障。
  ,在执行中存在重大缺陷。法
院的刑事判决书对犯罪分子没有退赔的赃款往往判决如下:未退赔的
赃款(具体金额)在追缴后发还被害人。在司法实践中,这一判决往往无
法得到执行,被害人根本无从得到退

刑事赔偿论文司法赔偿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hanhu
  • 文件大小151 KB
  • 时间2021-07-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