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pdf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
考
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
“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镇化的历史”。加快推进城镇化进
程,具有管全局、管本质、管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是推进白河突破发展必须深入思考的根本性问题。
一、我县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发展历程。我县城镇化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
徘徊不前阶段,主要在 1994 年以前,全县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田造地解决温饱问题,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1993 年底,全县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占到
65%以上。全县共有乡镇 36 个,城镇化水平只有 11%。各级各
部门对城镇的发展也缺乏应有的科学认识,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二是恢复发展阶段,1994 年 6 月,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白河
县小集镇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促进地区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增长点来抓。后经两次撤区并乡和机构改革,
逐步形成了县城、中心集镇为主体的城镇体系。三是加快发展阶
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统筹经济社会、构建和谐白
河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县城、集镇和生态新村
建设,城镇化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全县城镇化步入了新
的发展阶段。
基本现状。现有城区规划面积 1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 万人;仓上、西营、茅坪、构扒、双
河等重点集镇开发态势良好,全县首批建设了 15 个生态新村初具
规模,统计数据显示,2008 年底全县城镇化率达到 %。主
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一是推进思路创新优化。劳动力转移和城
镇、生态新村建设两条基本路径,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以
城镇、新村建设为主体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在实践中形成的“一
个不能少”经验,发挥出拧紧“龙头”、政策导向和改造社会的积
极作用,上升为省、市的共同思路;二是建设体系进一步规范。
修编了县城建设详规,明确了“南扩北升”的发展方向。制订并
完善了集镇发展和生态文明新村建设规划,乡村建设与管理纳入
到城建职能大“盘子”当中,城乡建管失衡现象得到初步扭转。
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民企合力的格局
基本形成;三是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形成特色。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突破行政区域局限,充分发挥村民综合服务中心的集聚功能、服
务功能和市场功能,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首批建设了 15 个生态新
村,1500 多户 5000 余人从后高山迁进新村,享受到城镇居民一
样的社区化生活。生态新村建设成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
的一个特色举措。四是县城建设成效明显。老城区扩容提升,市
政工程建设有新突破,几年来,城区主要街道全部拓宽改造,新
修了长春寺路、进站(火车站)路,整修了烈士陵园和运动场,
新建了秀屏山主题公园。白河一中、职中和城中等学校焕然一新,
劳动力市场项目、县医院门诊楼、中医院综合楼、乡镇卫生院续
建项目即将竣工。狮子山新区开发房地产楼盘已进入热卖阶段,
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克难推进。县城人口由五年前的 万人增
加到现在的 万人;五是农村人口转移力度加大。一手抓新增
劳动力技能培
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