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古诗词复习 图文.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文古诗词复习_图文.doc小学生古诗文复习题参考答案
1、 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 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春日》)、(《春晓》), 诗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小池》)、(《所见》), 诗句是: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槌。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 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山行》)、(《山居秋暝》) 诗句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 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 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江雪》)、(《咏梅》)诗 句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 有香如故。)
6、 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不复回。)
赞美庐山瀑布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
赞美柳树的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赞美小草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赞美春雨的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7、 《夏日绝句》,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 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 《游子吟》,诗句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 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 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 《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
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写旅途 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诗有《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 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 声到客船。
)。《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1、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在《七步诗》写道:(本自 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 相煎的悲愤之情。
12、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诗 句是:(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 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诗句表达了(诗人的爱国 之情)。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爱国诗吗?诗名诗(《过零 丁洋》),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o
13、 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大李杜)。 其中,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杜 甫生平第一快诗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 (作者爱国之情)o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绝句》) 和(《望岳》)。
14、 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 作品,
如李白的《赠汪伦》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 送我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O
高适的《别董大》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 识君。)。
15、 我们还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 塞》),王之涣的(《凉州词》)
16、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们 还学过选自“汉乐府”中的(《长歌行》)其中(少壮不 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劝导人们(要 珍惜时间,努力向上)。
17、 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 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描绘了一幅(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图画。
18、 “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词牌名), 你知道的词牌名有(《浪淘沙》、《忆江南》、《浣溪 沙》、《蝶恋花》)。请默写毛泽东的一首词:词名
《卜算子咏梅》,词中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 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 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 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20、用线将诗题、诗句、

语文古诗词复习 图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5 KB
  • 时间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