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传统中医》读后感.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传统中医》读后感_传统文化读后感400字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传统中医》读后感 一滴水让它发挥最大价值而不是浪费,这就是道。发扬蜡烛精神,虽微小,却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传统中医》读后感,欢迎参考~ 舍弃到不能舍弃《传统中医》这本书中,徐奶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把道生动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明白修行,就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行为的过程,而道的高深之处就在于“行”,也就是例行。并不在于“言”也不在于“思”,让我明白“佛”“圣贤”都是做出来的。以行为胜于言表,知行合一,而不是纸上谈兵,这都是徐奶奶一路例行的经验之谈,感触颇深。在我看来,成佛就是一个不断舍弃的过程。现在人的疾病和烦恼皆从心上来,而心又会衍生出贪、嗔、痴、慢、疑五毒,释迦牟尼佛成佛第一句话就道出了宇宙真相,让我们明白五毒才是一切痛苦烦恼的根源所在。我们只要舍弃五毒,智慧自然现前,就像徐奶奶所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天加福都是逆着来的”。有一个词叫“舍得”,不舍又怎会得呢。而我们往往因为自己的主观去忽略客观,而主观是依附客观而行的,否则就失道了。孟子也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徐奶奶还多次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不就是让我们少欲知足,回归自然,本性,返璞归真吗。真正的空其实是舍弃到不能再舍弃的境界,从一开始所说的放下,其实是舍弃执着,舍弃自己的私欲,不在“相”上作秀,不在“假”上奔忙,从而无我心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最终连起心动念都舍弃;达到那种为了众生而活而生,便是“佛”“圣贤”。包括西方哲学所提到的“极简主义”,就是把生活变得简单,变得简单不是单一无味,而是舍弃一些不必要的负累,从而在身心上达到一种轻松的状态,思维也会更加广阔,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而舍弃不是一种负担,更不是不顾一切的疯狂与不负责任,有许多人会把舍弃当成是不努力,不上进。其实这就是中庸大道,不在上,不在下,不在高,不在低,这个中并非字面意义的中间;而是平衡,不偏不倚,保持如如不动,心如止水的一种境界。风来了不动,雨来了不动,佛来了不动,魔来了不动。我们之所以走不出来是因为我们的心在不断变化,该舍弃的执着反而当成(i1766.)是毕生追求;该拥有的不去追寻,与自然,与道都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而这些心所化显的世界更是把我们迷得不知所以。舍弃更如老子所说一般,无为而治,无为胜有为,顺其自然,便是舍弃最高境界。如一个人双手拿满了东西,你不舍弃一些东西,又怎么换新的呢? 现在的人背着昨天,明天两个大包袱生活,就是不活在当下;什么是当下,就是现在,此时此刻!你觉知到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了吗?不要再每日进行欲望的角逐,无休无尽,苦海无边,醒醒吧。徐奶奶多次劝我们回头,我们总是一路走,一路向前冲却不知看看前方的路。等想回头时已经是夕阳迟暮,暮近黄昏,浮华幻世不过是过眼云烟,弹指间而已,何必呢?何不让自己活的轻松自在一点?非要自作作死,自食恶果,作茧自缚?我们好多人都是活在别人眼里,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活给别人看法的。别人说你好,你便觉得你好;别人说你幸福,你便自欺欺人的觉得自己幸福。人云亦云,人飞你飞。从不去真正问过自心,想要什么。
  越学越明白,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是道,一滴水让它发挥最大价值而不是浪费,这就是道。发扬蜡烛精神,虽微小,却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

《传统中医》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wlgqnh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