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
独:独自一人。
敬亭山:山名。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
地理位置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淡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写作背景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诗歌朗诵
李白
独坐敬亭山
众鸟:鸟儿们;
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孤云:孤独的白云;
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李白很孤单、孤独)
诗句释意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对看;
厌:满足。
(“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诗句释意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李白
所有的鸟儿都向着高空飞散了,
朵朵白云都悠闲地飘走了。
和我互相对视而不感到厌倦的,
只有那孤独的敬亭山。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人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诗意理解
独坐敬亭山(优化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