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收获与体会]于文文体面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编者按:于文是人民中者,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参与了画册和展览的筹备及实施工作。时间虽短,但感触却很深。他回顾紧张的4个月工作,把收获概括为“长见识,长本事”……
在活动筹备中,我的日常工作非常繁琐。一方面,要面对驻日本大使馆、展览的协办单位森大厦、展览的布展公司丹青社 ;一方面,要向外文局领导及时传递信息,要协调翻译和设计公司,制作宣传册、样书、宣传品等等。
第一次出访日本时,领导向我提出具体要求:工作必须有条理,做之前先想好。信息要分目归类,形成系统,便于随时添加修改。汇报或传递信息,要简洁明确,便于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正确的判断。我很受启发,意识到自己工作经验不足的同时,感到思路清晰了许多,信心也增加了许多。
此后,我实践、总结、修改着工作方法,渐渐进入正轨。6月30日,临时接到通知,带两位技术人员赴东京六本木考察展览场地,并与布展公司协商展览方案。这又是一次考验。由我带队,安排食宿生活还好说,面对有备而来的日本人,能否谈出成效,心里没底。如果此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浪费经费、耽误时间,乃至以后的工作都可能陷入被动。
这次,我在临行前作了充分准备:整理领导在行前会上的要求 ;罗列与日方商谈的内容,请同行的技术人员修改、补充;在国内就安排好考察与会谈的时间等。4天日程满满当当,同事开玩笑说,到了东京,钱都花不出去。效率高、信息全,回国后,布展方案很快被制定出来,备展工作顺利展开。
同样,在项目中,突发情况随时出现,唯一的办法就是面对情况、解决问题。这就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行动。
开幕式当天,离仪式开始还有2小时。日方提出:剪彩仪式背景音乐的控制由中方人员负责。日本的会场、日本的设备,为什么要中方人员放音乐?几经交涉,日方坚持,理由是不知道中方要求的音乐效果。最后,任务落到了我头上。
说实话,除了记得播放程序,我就剩下紧张了。但是,领导在一旁指导、鼓励,我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回顾那短短的6分钟,至今不免心跳加速。而那种情况下,只能面对,只能坚持。
这次图片展是“感知中国”的一个系列活动。日本参观者通过图片、画册、家具、宣传片、形象代言人、乐队感受了中国。同时活动现场内外我也感到,我们每个工作人员似乎都起到了向日本宣传中国的作用。
在展厅,我穿的唐装吸引了几位日本参观者。他们问我 :“中时也会穿这样的衣服吗?”我回答说 :“当然穿,而且这种风格的衣服在近几年很流行。繁华的商业区,就能看到穿唐风服装的女孩子,很漂亮。”我又补充道:“如今的中国,服装种类很多,人们穿衣也越来越个性化,每个人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他们又问:“穿漂亮衣服骑车上班,不怕弄脏吗?”我忽然意识到,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那个多数人骑自行车的年代。我说:“现在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出门乘出租车的人也多了,加之公交线路发达,骑自行车的人少了。”
一件衣服,引起了一段谈话,让日本观众对中国有了一点了解。也许正是这一点了解,成了他们深入了解中国的契机。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人是外宣的能动主体,作为
于文:收获与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