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来的AI未来
好未来正用“AI+教育”定义自己的未来。
7月,好未?砭侔烊斯ぶ悄艽蠡幔?TAL AI SUMMIT),创始人兼CEO张邦鑫现身,“重构”与“融合”成为其发言的关键词。升级核心AI产品“魔镜”、发布新品“WISROOM”、推出业内首个脑科学研究项目,各项AI成果接连发布。
2017年开始,好未来先后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脑科学实验室,探索AI在场景的应用。在张邦鑫看来,AI对教育的改变超乎想象,不止拍照搜题、手写识别和语音识别等,更可一定程度实现直接的知识传授,而好未来的目标是“研究学习的科学,让学生科学地学习”。
过去两年,“AI+”的大风吹向教育行业,一众教育机构中,巨头好未来的入局引人瞩目:高成本投入研发,高频度推出产品,是搭建“护城河”的规划使然,还是一次追风行动? 内外并举
2016年1月,张邦鑫首次公布好未来的十年规划,宣布将“从一个运营型公司成长为一个数据驱动的科技公司”,科技成为其未来十年的重要方向。
当年6月,旗下以录播课为主的“学而思网校”宣布转型,定位直播,以解决外教和一对一家教两大重点需求,但是,张邦鑫发现,直播超越不了线下,即便后者的价格是线上的3-4倍。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说到底是直播体验不够好,一定要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
当时,不少学者认为,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对科技和变化有天然的抵抗力,而好未来的决策层敏锐意识到,正到以技术改变教育形态、提升教育生产力的最佳契机。
据好未来CTO黄琰介绍,自创立之初,好未来即非常重视科技,在内容研发系统、教育信息化、教育直播三个方面大举投入,开辟了一系列产品,例如ITS智能教学管理系统,并致力于留心前沿技术,深入研究学习的科学。因此,当AI开始由学术进入到产业领域,迅速引起了张邦鑫的注意。
2017年,好未来相继投资了AI科技公司“FaceThink台“?V学教育台“Knewton”、专注智能题库产品的“作业盒子”等,它们都贴有“人工智能”的标签,无一例外。
更大的动作发生在好未来内部。
2017年7月,学而思网校升级,推出个性化学习任务系统(IMS),首次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引入在线课堂,在线学习有了更多可被量化的数据、可追踪的学习轨迹,甚至动手实践的机会。随后,针对学而思IPS智能练台积累的35亿条学习数据与AI技术结合,加强学习的个性化、定制化功能,并更名为“学而思云学习”。
一个月后,好未来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任命FaceThink创始人杨松帆为负责人,负责AI Lab各业务的管理工作,推动AI产品研发。AI Lab隶属于集团总部工程研发中心,同时承接各事业部的AI相关需求及技术咨询,探索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前沿技术在教育的应用创新。 好未来推出新产品WISROOM “魔镜”练兵
杨松帆曾在四川大学任教,那时他就意识到,教学过程是个“黑盒子”,“教学过程没有被量化,教学水平得不到准确的评估,更谈不上改善和优化,当教学结束,这个盒子就关上了。”
开启“黑盒子”的钥匙在哪儿?
2013年,(meas
好未来的AI未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