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爱情?
真爱这东西是非常稀少和珍贵的,几千个人中才有两对真爱,其中一对还是同性爱人。在爱情中包含三个元素:激情,亲密,承诺。激情是生理冲动,亲密是心灵契合,承诺是责任的保障。三元素都齐全的情爱关系才是真爱,世上很多人之间的爱情是只满足前两个元素,其实都是“伪爱”。按照这个判断标准,以上两位童鞋的爱情因为缺乏承诺而是“伪爱”。莎伦 布雷姆在《爱情心理学》中说,亲密关系包含了解、关系、依赖、相互性、信任和承诺。以这一点来判断,你们两位的爱情还是因缺乏承诺而构不成亲密关系。
当爱的双方都拥有成熟的爱的能力时,能够在不断的磨合中顺利渡过爱情的四个阶段:依恋,反依赖,独立,共生,那就可以终成正果,发展出持续稳定的爱情关系。不过世上许多爱情关系都只停留在依赖与反依赖这个阶段就夭折了,因为爱的双方并没有成熟的爱的能力。成熟的爱的能力是一种独立能力与爱人能力并存的能力,听起来好像很高深的样子,其实也并不难获得,既然是一种能力就跟世上其他能力一样,能通过累积自身经验,努力学习得到它。
真正的爱情只能发生在两个成熟独立的个体之间。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爱是创造,"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爱是成长,让彼此成长为越来越美好的人;爱是一种理智的选择,也是一种纪律,不去爱我们不该爱的人,要放弃错误的爱情关系;爱是真诚地渴望对方幸福、自由与独立发展。
你是否有爱的能力,你是否具备成熟的爱?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努力学习独立,才有资格爱人,也不惧怕失去依赖。
1
柏拉图 柏拉图(Plato,Πλτων, 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另有其他概念包括: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含义。
2
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恋爱。
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3
柏拉图式爱情如是说
在西方哲学史和文化史上,柏拉图是一位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他的老师是苏格拉底,学生是亚里士多德。这三个人对西方的文明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微笑着说:“你去麦田里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回来,在这过程当中,只允许摘一次,并且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按照苏格拉底的话去做,很久才回来。
苏格拉底问他摘到没有?
柏拉图摇摇头说:“开始我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但是最后空手而归!”
苏格拉底继续问道:“什么原因呢?”
柏拉图叹了口起气说:“很难得看见一株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无奈只好放弃;于是,再往前走,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可是我越往前走,越发觉不如以前见到的好,所以我没有摘;当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原来最大的最饱满的麦穗早已错过了,只好空手而归咯!”
这个时候,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悔,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再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苏格拉底就叫他到田园里去摘一朵最美的花,其间同样只能摘一次,而且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苏格拉底的话去做了。这一次,他带了一朵美丽的花回来了,苏格拉底又问了他同样的问题。这次柏拉图是这么回答的,他说我找到一朵很美的花,但是在继续走的过程中发现有更美的花,我没有动摇,也没有后悔,坚持认为自己的花是最美的,事实证明花至少在我眼里是最美的。苏格拉底又说:“这就是幸福!”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相当的付出。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
柏拉图式爱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