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轼与苏辙.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轼与 苏辙
1
《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
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
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
知免矣。
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
竟不要紧。
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
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
2
苏轼字子瞻,“轼”是古代马车上的一个横
梁。其作用按照[左传]的说法,是“登轼而
望之”。 “瞻”者,远望也。和天下所有的
父亲一样,苏洵在为子弟的命名中寄予了
自己的希望,然而,知子莫若父,他对这
二子今后的人生走向似乎已经有一种隐隐
的担忧。果然,此二子一生的光荣与梦想、
坎坷和侮辱都被父亲不幸言中。
3
苏轼确实有独步天下登高望远的视界
和超越百代的才情,却犯了 “不外饰”
的官场大忌 .

辙性沉静简洁,为持重文汪洋澹泊,
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
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4
虽然苏辙也被卷在纷争的漩涡里,但苏辙
的恬淡柔和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他,使
他避免了更大的灾祸。大苏小苏一个张扬
勇猛一个内敛持重,一个豁达豪迈一个低
调平和。以名气、成就、禀性论,哥哥像
光热四射令凡人不敢逼视的太阳,弟弟像
清凉的月亮。
5
然而,就是这个弱弟,却屡屡在关键
时刻充当了大哥的保护人。
东坡一生大起大落,凭借他“上可陪玉
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
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的超强兼容性,
在最困厄不堪的时候,他都能收获大
量的友情,得到知心的朋友。但伴随
他生命始终的惟有一个人,兄弟苏辙。
6
当他被人构陷下了大狱,子由奔走营救,
申请降低自己的官阶,为兄长赎罪;当
他屡遭放逐,一天天远离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核心地带,奔窜在穷苦蛮荒的
流放地,子由陪他走千里万里的苦旅;
狼狈不堪自顾不暇的时候,子由照顾他
的家人料理他的家事;苏轼与世长辞了,
苏辙抚恤他的儿孙,直到死后陪伴在东
坡的旁侧。
7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直是中国
人特别津津乐道的场景,儒家更把“兄友
弟恭”纳入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范畴。
然而,在男权社会,兄弟的情分常常因
为对权力和财产的争夺而受到严重伤害,
兄弟倪墙同室操戈的事情并不鲜见。否
则,中国人不会用永远见不了面的参、
商两个星宿来比喻兄弟失和。
8
兄弟共享文名的,中国历史上除了苏
家两兄弟,还有非常著名的一对,曹
丕曹植。可是,与他们的才华一样出
名的还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 太急”!
对继承权的争夺使相同的血缘恰恰成
为兄弟相残的原动力。
9
反观苏轼苏辙两兄弟,刚柔相济,珠
联璧合,性格的差异恰成互补,他们
同学同戏,互相扶持,分享快乐,共
度时艰。他们不单单是成就了流芳千
古的文名,还有一段旷世手足情。
“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
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从来兄弟埙篪之乐,未
有过于二苏者”
10

苏轼与苏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xlw2015
  • 文件大小308 KB
  • 时间202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