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理而养生
编 撰:和优小生
时 间:2030-11-11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也因此产生很多困惑。如何才能让自己健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常常让人无所适从。
能否有一些简单的、不需要刻意去养生的健康之道呢?谢绮珊在《广州日报》上撰文,通过北大哲学系这一“长寿俱乐部”的案例,向大家介绍了哲学家们的养生之道,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文章写道:
哲学家活得长
在很多场合,北大哲学系主任王博教授都谈到,北大哲学系是“长寿俱乐部”,一大骄傲就是哲人的长寿。比如,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都活到95岁,任继愈是93岁。去世不久的周辅成教授享年98岁,上世纪80年代去世的容肇祖先生则活到97岁。北大哲学系包括在世的教授,90岁以上的有十几个人,占四分之一;85岁以上的,有22人,几乎占了一半。王博说:“我经常说一句话,哲学有时候不能够让你一见钟情,但是它可以让你受益终生。举个例子,也算开一个玩笑,哲学系在北大,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很出名,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哲学系老师都很长寿。”
不刻意养生
谈到哲学家的长寿,北大哲学系李中华教授说,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平时的生活比较平淡自然,没有刻意养生。“他们生活都非常简单,周辅成先生活到98岁,他真的很简单,没有过多欲望、要求。他认为,吃饱了能工作就是最大的福气。宗白华享年近90岁,他是美学大师,平日非常逍遥,穿的就像普通百姓,经常背一个黄色背包,里面装着饼干,到哪里饿了就拿一块吃,像一个小孩似的,活得很坦然。这是他们的境界,心胸是比较宽的。”哲学家长寿可能跟哲学系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因为哲学是对世界、对生命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很容易让人有一个比较开阔的心灵。
人要自然地生存
年近80岁的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认为,人自然地生存最好,年纪
因明理而养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