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积累而精彩因观察而生动
小学作文主要是训练学生写事、写人或写景,但是如何把事情写具体、把人物写活、把景物优美的部分描绘出来,却让很多学生感到困惑,他们在作文中常常会出现选材不适当、词汇不丰富、内容不具体等毛病。为了改变这种令人烦恼又亟须改善的状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视素材积累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没有平时的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可能的。要让学生写作文有材料可写,平时要注意引导他们从生活中、从阅读中去积累素材。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也可以在班上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多了解社会和生活,如班会课开展有教育意义的主题队会,谈论一些热点话题、时事新闻等等;还可以在周末或节假日让家长陪同孩子出去游玩,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和生活。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要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学生通过读书可以间接看到许多生活中不曾见过的事物,学到许多在课堂和生活中未曾学到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因此,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借阅一些书籍,在班上互相传阅。学生也可以把读过的书籍带到班上和同学共赏,同时摘录好词佳句。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作文时,
笔者明文规定:有了素材还要用好素材,学生每次习作文章中不得少于三个好词、两个佳句。这要求并不高,主要是让他们在思想上引起对素材积累的重视。同时,为了鼓励大家多看书、多积累,笔者还规定一次习作文章中能超过五个好词、三个佳句的,奖励一颗幸运星,连续三次获得幸运星的,便可得一本《作文大王》。学生为了使自己作文本上圈的好词多、画的佳句多,每次在,而且还会偷偷看班上其他同学的作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这样,班上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大量的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视野,写起作文来就有素材可写,素材越丰富文章越精彩。
二、培养观察能力
大自然中的飞禽走兽、山川田野,农家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作文的素材,但是往往学生认为这些很平常,设什么好写,下起笔来就那么寥寥几笔。所以,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就很重要了。孩子的眼睛有时比成年人更加敏锐、更加独特,一旦打开了视野,他们所接受的东西会越来越真实,贴近生活的原汁原味而写出来的东西就会真实具体了。如四年级有一篇描写校园景色的习作,作文前,要先布置学生观察校园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天气中有什么不同:春天的校园是怎样的,夏天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晴天的校园学生是怎样玩耍,雨天的校园里学生又有哪些活动?让学生经常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比较,他们才会发现不同点,写起来才得心应手。还记得有一年冬天,正在上语文课,天空突然飘起了鹅毛大雪,在笔者生活的南方,这样的雪景难得一见,学生上课也没心思了。于是,笔者抓住时机,放下教学任务,带着学生走进了大雪中。学生可兴奋了,仰头认
因积累而精彩 因观察而生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