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古代诗歌五首
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会赏析诗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并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法学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准备诗五首朗读音频、备课、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一:背景介绍,营造氛围
1.诗人简介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从小勤奋好学,15岁开始写诗,但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做了几任小京官。他对清朝的思想统治不满,不愿和统治者合作,终于在鸦片战争前一年辞官回家。他的诗文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的是《己亥杂诗》共315首。
2.背景介绍
道光十九年(1831年)岁次己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目标导学二:朗读诗歌
老师范读后,学生自由读诗。
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目标导学三: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根据注释,理解“浩荡离愁白日斜”的意思。
明确: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情怀。
根据注释,理解“吟鞭东指即天涯”的意思。
明确: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
根据注释,理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
20 古代诗歌五首[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