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结合作者生活经历,领悟诗歌主旨;
3、学习诗人关心国事、心系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品悟、赏析诗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作者生活经历,领悟诗歌主旨。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迁移拓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己亥杂诗》其220首导入
同学们,小学时我们学了一首龚自珍的《九州生气恃风雷》这首诗,大家还记得吗,还能背出来吗?我们一起背一下吧。(会背的同学自己背,不会背同学的跟着大屏幕背)学生齐背诵。这首诗表现了龚自珍希望变革、重用人材的愿望。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龚自珍的另外一首诗《己亥杂诗》(其五)
二、授新: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四、朗读诗歌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 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1、学生自由读诗歌。
2、指名朗读,学生互评。
3、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节奏。
4、学生齐读体会。
五、了解诗意
学生结合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大意。学生补充,教师指导。
六、赏析诗句
小组讨论:你最欣赏这首诗中的哪一句?讲讲你喜欢的原因。
提示:我喜欢的诗句是---------------- ---------
因为它-----------------------------
(可以从情感、修辞手法入手)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小组进行汇报,学生互相补充,教师点拨。
教师补充龚自珍的相关资料:作者写此诗时,心情很不平静,无限哀愁在心头。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诗人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诗人才愤而辞官。他的辞官不是消极的逃避,不是去寻求自身的安乐,而是要寻求另一种方式继续为国效力,全诗表达了这种感情。
2、重点句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组进行汇报,学生互相补充,教师点拨。
七、读出诗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
1、离开枝头,飘零的花朵并非是无情之物,化作春天的泥土滋养出新的鲜花。
2、表现诗人虽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3、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这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
八、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预设答案:
1、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着的忠忱;
2、不甘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
3、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4、“落红”的形象,就成了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九、升华提高
同学们,请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在当今社会,有没有具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精神的人呢?简单的举个例子说一说。
学生自由畅谈,教师出示图片补充。(警察、退休教师辅导学生学习、退伍军人给孩子讲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8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