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西敏想离开伊朗, 她要带着自己的丈夫纳德和女儿特梅一起离开这个国家。为此, 她几乎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是纳德却有自己的打算, 他并不是太愿意离开伊朗, 他担心自己走了之后, 他那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得不到照顾。出于这个考虑,纳德决定留下来。由于纳德的决定让西敏很不爽,她很快就把纳德起诉到法院。她要同自己的丈夫离婚。但是法院驳回了西敏的“无理请求”。离婚不成的西敏离开了家, 搬到了自己的父母家。而他们的女儿特梅却决定要和自己的父亲生活在一起,并且希望妈妈能很快就回来和自己同住。纳德很快就发现自己面临的没有妻子的困境——因为自己也要工作, 所以他没有时间照顾父亲, 而且分身乏术。无奈之下, 他只有雇佣了一个叫做瑞茨的年轻的女钟点工照顾父亲。这个女人是个孕妇, 而且她出来工作并没有得到自己丈夫的同意。有一天, 当纳德回到家, 他不仅发现自己父亲一个人在家, 而且还发现老父亲被捆在了桌子上。等到瑞茨回来, 纳德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紧接着, 愤怒了纳德做出了极端的事情, 把事情引向了一个悲剧性的结果——这个结果不仅仅毁掉了纳德的下半生, 而且也毁掉了他在女儿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一句话评论电影通过鲜明的人物表演来讲述复杂的社会问题, 虽然问题看似只存在于某一个家庭中, 却影射了社会群体的普遍问题。这是一部内涵丰富的电影。—— Critikat 网站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影片充满了娴熟的掌控力、张力和内涵,这部影片发人深省,每个剧情转折都让人紧张得屏住呼吸。——《星期日日报》《一次别离》令人爱不释手! 首先,蕾拉· 哈塔米( 饰演: 西敏) 的演技完全折服了我们; 其次,电影完美地将伊朗妇女的日常生活呈现在我们面前。——《 Elle 》幕后制作在第 61 届柏林电影节上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 一次别离》大获全胜, 一举擒获金熊奖、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颁奖礼结束后,导演阿斯哈· 法哈蒂出席发布会,他说, “虽然拿了金熊奖, 可我不是英雄, 无论我说什么都不能改变伊朗电影的现状, 我能做的就是用电影阐述更多现实和情感,希望能对它有所促进。”《纳德和西敏: 一次别离》是本届竞赛单元中惟一一部伊朗电影, 开场长达约五分钟的长镜头,把人们带进入了普通的伊朗家庭的生活,导演阿斯哈· 法哈蒂用他冷静、客观又充满关切的镜头风格,展现了当代伊朗人在亲情和宗教生活方面的纠结和“这就是生活”。虽然影片政治意味并不浓厚,但依旧影射批判了伊朗等级分明社会现状。一位德国电影评论家在看过影片后真挚曾经不由得感叹说“今年的竞赛单元有很多糟糕的片子, 但有一部杰作, 就是《纳德和西敏: 一次别离》, 这就足够了。”其实在两年前, 阿斯哈· 法哈蒂就曾凭借《关于伊丽》摘得柏林影展最佳导演银熊奖。阿斯哈: 评委会颁三个大奖给我们不会单纯只因贾法尔本应是电影节竞赛单元评审之一的伊朗导演贾法· 帕纳西被伊朗政府禁止拍片 20年, 此事件发生后, 立马得到柏林电影节的声援。因此, 本次入围竞赛单元的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得到了格外关注。柏林电影节被认为是一个政治性颇强的电影节,本次《纳德和西敏》被授予三项大奖也间接反映了这一点。据悉, 这是伊朗电影第一次在柏林电影节获得如此殊荣。导演阿斯哈· 法哈蒂说,“感谢柏林电影节, 它用最实际、最有价值的方式对伊朗表达了支持。但我不认为它颁
一次别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