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和信仰
大学生是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教育 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
的根本思想基础,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 由于受到社会诸多因素
影响, 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迷茫困惑、 失衡甚至失落的现象。 这些问
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全面 发展 和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因而,
要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
国、 热爱社会主义, 对祖国的前途关心, 能够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
密相联的。 然而, 现实中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政治 信仰迷茫、 诚信意识
淡薄、 艰苦奋斗精神淡化、 心理素质脆弱等理想信念问题。 具体表现归纳为以下
几点:
(一)理想信仰迷失。部分大学生政治淡化倾向明显,对政治理论课教育
持冷漠态度, 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对共产党的信任
危机;在道德取向上,从注重奉献转为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诚信意识淡
薄。 在职业选择上, 更偏重 经济 价值和权利价值, 认为社会只是个人发展的现实
条件,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
(二 ) 重物质利益, 轻理想信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利益关系、
社会阶层等日益复杂, 由此形成复杂的多元化思想观念, 诸如享乐主义、 拜金主
义、 个人主义, 利己主义等在当代大学生当中时有表现。 一部分大学生抛弃远大
理想抱负和追求, 相反更多地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如何让自己赚更多的钱, 如何
当更大的官,拥有更多的权力和金钱。
(三)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不坚定。 一些大学生以为对市场经济、 社会现
实已经充分认识, 他们只看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 社会
上出现的一些不公的、腐败的和丑恶的现象。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中,
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 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和发展潜力, 没有用
辨证发展的眼观去看待, 对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失去信心, 产生动摇。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际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以马克思
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体系受到西方文化
的强烈挑战,一些西方不良观念借机涌入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较大冲击。
(二) 国内市场体制与竞争压力的影响。 市场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
展确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然而, 在现实社会中市场经济表现出的物欲至上
的导向,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
(三)网络 信息良莠不齐影响大学生理想的确立。当今时代,网络信息的
方便快捷确实大大提高了工作、学习效率,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然而, 网上信息良莠并存, 加上国内外别有用心的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
散布反动言论,甚至对社会热点、难点进行炒作,误导舆论导向,对人生观与价 值观还没完全确立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其影响可想而知。
(四)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和信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