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是一部规模庞大、内容丰富、流传甚广的中古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高尔基誉之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一千零一夜》的名称出自这部故事集的开头。相传在古代印度和中国之间的海岛中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发现王后和妃子“不贞”,杀死她们后, 每夜娶一个少女, 翌晨杀掉。“百姓受此威胁, 十分恐怖, 都带着女儿逃走。可是国王照例追令宰相替他寻找女子,供他虐杀,当时的妇女, 不是死于国王刀下, 便是逃之夭夭。城中十室九空。”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使无辜妇女免遭屠戮,自愿嫁给国王。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引起国王兴趣而暂不杀她,这样夜复一夜至一千零一夜,最终国王被感化,与她白头偕老。《一千零一夜》实际上并没有一千零一个故事。按阿拉伯人的语言习惯, 在一百或一千之后加一, 旨在强调其多。据阿拉伯原文版统计, 全书共有 134 个大故事,每个大故事又包含若干小故事,以山鲁佐德讲故事作为发端,组成一个庞大的故事群。中国在明朝以后称阿拉伯为“天方国”,书中的故事都在晚上讲述,故《阿拉伯之夜》又名《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由阿拉伯及其附近地区的各国人民集体创作而成。早在公元 6 世纪, 印度、波斯等地的民间故事就流传到伊拉克、叙利亚一带。公元 8 世纪中叶到 9 世纪中叶,是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此时,阿拉伯民族固有的文化受到了被其征服的叙利亚、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等地的文化的影响,又吸取了希腊和印度的古代文化,创造出中世纪阿拉伯灿烂的新文化,《一千零一夜》开始出现流传的手抄本。后来经过许多增补整理, 大约到 16 世纪在埃及基本定型。《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核心部分是波斯故事集《赫佐尔●艾夫萨乃》(即“一千个故事”) ,最初可能来源于印度,由梵文译为古波斯文,再转译为阿拉伯文,并加进一些阿拉伯故事。第二部分,源于伊拉克,即以巴格达为中心、 10至 11 世纪编写了阿拔斯王朝, 特别是哈伦●拉希德统治时期的故事。第三部分,源自埃及麦马立克王朝时期流传的故事。三种来源的故事,都经过了阿拉伯人的融化和再创作,明显地打上了阿拉伯时代的烙印,成为阿拉伯民间文学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一千零一夜》展示了中古时期阿拉伯社会生活真实而生动的图景, 栩栩如生的描绘了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面貌,习俗风尚。其故事背景广阔, 涉及亚、非、欧几大洲。它还通过幻域、曲折地反映现实。它体裁多样, 包括神话传说、格言谚语、寓言童话、轶事掌故、战争历史、婚姻恋爱故事等等,涉及上至君王,下至童仆奴婢,三教九流各个阶层的人物,还有天仙灵魔,形形色色。被称为中古阿拉伯社会一面“一尘不染的明镜”。《一千零一夜》生动、忠实地反映了劳动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整个内容贯穿着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揭露了统治者贪婪丑恶的本性,赞颂人民在与邪恶势力斗争中表现的惊人智慧与才能。斗争的结局总是善与美战胜了恶与丑,从而鲜明地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感情与倾向。第一个故事《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有联结所有故事结构作用,也是全部故事内容的一个纲领。国王山鲁亚尔残暴荒淫,嗜杀成性。山鲁佐德挺身而出,最后正义善良战胜了邪恶。山鲁佐德的胜利,显示出人民群众的是非观念和机智勇敢的品质。代表正义的正面人物,大多是朴实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正直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有高尚的品德,在与邪恶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惊人的智
关于《一千零一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