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歌曲分析与写作》教学大纲.doc音乐专业《歌曲分析与写作》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声部歌曲的构成与技法,广泛了解中外优秀歌曲的风 格特点、体裁特点及创作特点,开阔学生音乐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歌曲作品和创作歌 曲的能力。《歌曲分析与写作》的开设课目的不单纯是教会学生写歌,其更深层的意义则在 于培养学生对歌曲的审美、鉴赏能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对音乐语汇的感知、 认知能力。同时,作为理论作曲课程之一的“歌曲创作课”,对其相关课程的学习在很多方 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要求
歌曲写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大量分析优秀歌曲实例的基础之上。《歌曲分析 与写作》旨在通过对中外优秀歌曲实例的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从中学习创作 经验,提高实际运用技巧的能力。尽而达到开阔学生艺术视野,丰富学生音乐修养,培养其 高尚的审美情趣,掌握歌曲创作的基本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谱写单二部及单三部结构 的歌曲的教学目的。
《歌曲分析与写作》的教学必须建立在以下音乐基础之上:具有熟练的读谱、记谱能力; 较深入的基础乐理水平;一定的文学分析理解能力、较强的音乐语言组织能力和较高水平的 音乐综合修养。
学生必须认真领会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认真完成课下作业。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讲歌曲艺术特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歌曲艺术的形式特点;理解学习《歌曲分析与写作》的意义。了解中国歌曲艺术创 作之路及中国近代创作歌曲的内容、风格之演变。
[重点与难点]歌曲的艺术形式及特点。
[教学时数]2
[主要内容]
歌曲的艺术概述
中国歌曲创作回顾
学习《歌曲分析与写作》应具备的条件
[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参考书目]
《歌曲写作教程》朱敬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歌曲创作90题》杨瑞庆编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歌曲创作与小乐队配器》王好亮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简述歌曲艺术的形式及特点
歌曲艺术在中国经历了那些阶段?
第二讲歌曲的体裁与演唱形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歌曲的体裁特点、演唱形式特点。熟记各声部的音色特点及常用音域。
[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抒情歌曲、群众歌曲及少年儿童的特点,各声部的常用音域。
[教学时数]2
[主要内容]
歌曲的体裁及特点
歌曲的演唱形式及特点 各声部人声常用音域
[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参考书目]
《歌曲写作教程》朱敬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歌曲创作90题》杨瑞庆编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歌曲创作与小乐队配器》王好亮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歌曲的演唱形式及特点
各声部人声常用音域
第三讲歌词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词的定义及艺术特点;(2 )歌词的结构形式。
[重点与难点](1)歌词的结构形式
[教学时数]2
[主要内容]
歌词的艺术特点
歌词的结构形式
[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参考书目]
《歌曲写作教程》朱敬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歌曲创作90题》杨瑞庆编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歌曲创作与小乐队配器》王好亮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歌词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第四讲词曲结合的一般规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掌握词曲结合的一般规律。
[重
音乐专业《歌曲分析与写作》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