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写人记事类文章综合训练
一、阅读分析。
(一)抬起头来做人(19分)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ﻫ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ﻫ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ﻫ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ﻫ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ﻫ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ﻫ 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筹"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再查音节 .“捐”的部首是 ,读音是 ,第七笔是 ,字典中“捐"的解释有:捐助或献出;赋税的一种;“捐”应取第 种解释。(4分)
2。小男孩能进贵族学校,是因为( ). (2分)
A。小男孩家里捐了很多钱 B。小男孩的学习成绩很好 C。小男孩家很有钱
3。“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句中前后两个“功课"的意思一样吗?(3分)
4。“非富即贵"一词中“非……则……”可以用下面哪个关联词语来替代?( )(2分)
A。如果……就…… B.不仅……而且……
……而是…… ……就是……
:“非常幸运,就在这一次,他学习到了‘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4分)
(1)“捐”的意义指的是( )。
A。捐助很多物品
四年级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