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
.
*
拔罐法又称吸筒法,古时多用牛角做拔罐工具故又称角法。
这是一种以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出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应拔罐部位的体表,造成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技术操作。
.
*
作用:
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
适应范围:
风寒湿痹之腰背酸痛、关节疼痛;
虚寒性咳喘
疮疡
毒蛇咬伤
.
*
一、罐的种类
: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短约8~10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
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燥,容易透进空气。临用前,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南方产竹,多用竹罐。
.
*
.
*
:使用陶土,作成口圆肚大,再涂上黑釉或黄釉,经窑里烧制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陶瓷罐,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之。但易碎。
.
*
: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形似笆斗,肚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分1、2、3种号型,清晰透明,便于观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起来了。但易碎。
.
*
.
*
(抽气罐):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应用。
抽出罐内空气,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上。
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于抽气。
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使用安全,可避免烫伤。
.
*
拔罐法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