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涣散六种表现 20xx软弱涣散整顿方案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是指对班子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缺职、工作处于停滞状态;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不在状态、严重影响班子整体战斗力;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组织制度形同虚设、不开展党组织活动的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换届选举拉票贿选问题突出、宗族宗教和黑恶势力干扰渗透严重、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混乱、社会治安问题和信访矛盾集中的农村党组织进行的整顿工作。XX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软弱涣散六种表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软弱涣散六种表现
1、对立性。一些农村党组织不关心、不维护、不发展群众利益,不积极化解农民群众的困难;一些农村干部说假话、办虚事、做两面人,一门心思谋个人发展,工作上不深入实际,不务实,弄虚作假,专做一些闭门造车的工作,信誉度不高,说的做的不一样,得不到群众不信任;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威信不高,行动没有人响应,办事能力不强;农民群众甚至用冷漠的眼光看待基层干部,干部和农民群众各走一端,隔阂愈来愈深,形不成紧密的关系。
2、滞后性。一些后进党支部是连续多年后进,支部书记有“三个失落”:政治失落、经济失落、威望失落;支部班子有“三个不”:说话不响、办事不力、群众不服;工作就是“三个子”:平时看住摊子、工作不出岔子、村里不出乱子;工作中存在“四个难”:威信难树、票子难挣、矛盾难解、班子难带。
3、短期性。一些基层党委书记主责、主业意识不强,经常“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没有把整治后进支部当成主业,而是一种短期行为,上级强调的多了,就对后进支部整治一下;上级强调其他工作,就把后进支部支部整治“忘于脑后”,处于一种“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被动应付的状态。
4、孤立性。一些基层党委、特别是一些负责整治后进支部的领导干部,整治时站的层次不高,往往是就事论事,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问题整治什么问题,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班子不全配齐班子,制度短缺补齐制度,群众不满意就听取群众意见,村里乱就想办法搞稳定,集体经济薄弱就划拨产业发展资金,班子不团结就搞团结教育,等等。咋一看,存在的问题都解决了,但这些措施究竟有没有真效果,能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有待于考究。实际上,整治后进支部,应该站在更高层次上去考虑,应该有全局的、历史的、整体的眼光和措施。
5、交帐性。基层党组织建设自有其内在规律,把握不住其内在规律,逆规律而行,短期内可能有一定效果,但长远来看,终将遭到规律“否决”。在后进支部整治中,一些担负主要责任的干部,不是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对症下药,而是抱着应付上级要求的心理,做一些表面工作,套用低标准,过关即可。表面看,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而实际上,只是“捂住”或者“盖住”了,检查一过,问题依旧,矛盾依旧。
6、反弹性。一些后进支部经过整治,有了变化后,如果乡镇党委不再关注,这类支部就迅速“返入后进”。今年从后进中出列,明年就返入后进行列。根本原因,就在于短期内“输血过多”,倾斜过多。一旦把倾斜的物资用光,即缺失了发展后劲。有的甚至是“多出多进”,反复发作,成为“顽症”。
软弱涣散六种表现
、书记长期缺职离岗、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的;
、工作不在状态、严重影响班子整体战斗力的;
、内耗严重、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的;
、不开展党组织活动的;
;
、社会治安问题和信访矛盾纠纷集中的;
;
、服务能力弱,群众意见大的。
软弱涣散六种表现
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季度考核的要求和“xxx”实践活动对软弱涣散村集中整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x部长宣读了我区驻村工作实施方案并传达了全市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并安排部署了我区驻村工作。下面,就抓好全区软弱涣散村集中整顿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整顿软弱涣散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村级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各项任务的完成,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村级党组织用新思路、新办法去研究,创造性地把这些工作做好。因此,只有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村级党组织队伍才能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才能为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目前,我区的x个软弱涣散村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有:一是班子不健全。到目前为止,还是有个
软弱涣散六种表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