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 故事“七色花” 活动反思
《七色花》是一个传统的大班故事教学活动,故事围绕珍妮的这朵神气的七色花展开,让孩子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世界里,理解故事内容,在会说故事里典型的句子之后,再去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并尝试着让孩子们去幻想自己也拥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在出示教具“一朵七色花”,猜测了七色花的神奇魔力之后,我给孩子们完整讲述了整个故事,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回答了七片花瓣实现了哪七个愿望?然后孩子们讨论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义。孩子们的思维都非常活跃,说了很多种。老师就逐个引导分析,最后让孩子们得出统一的结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因为安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威嘉站立起来,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快乐,这也是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之一:尝试分析故事的主题“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最快乐!”但是,这个结论是否是每一个孩子心目中的认可的吗?我看不尽然,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不得不认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但是在内心,他们不一定是这样想的。
在“假如给你一片花瓣,你会实现什么愿望?的环节中,孩子们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做法,“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我想买变形金刚玩具。”“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我想卖一辆宝马车,带着爸爸妈妈去旅游。”“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我想吃草莓蛋糕。”这些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作为教师你能否定孩子们不应该有这样的愿望,
而应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吗?关爱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确实是美德,是应该引导幼儿去感受,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强调语言的教化作用,把我们成年人的体验强加给孩子。在长期的、模式化的思想教育中,致使孩子们的童真、童趣慢慢消失。孩子们很会揣摩成人的心里,知道你喜欢听什么,我就说什么,很难听到孩子们真实的声音,这是多么令人悲哀的现象。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应该让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说自己想说的话。让语言教学活动呈现出它特有的生机和活力,焕发出生命的色彩。
语言“七色花”故事的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