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的实现条件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真诚;目标
“罗森塔尔效应”已为很多教师所熟悉,不少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对其加以运用,注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期待,并给予学生很多的肯定与鼓励,试图使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从而期待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教师抱怨说,自己已给予了学生不少的表扬与肯定,但学生就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期望发展。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罗森塔尔效应”失效了吗?
笔者认为,这些教师可能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即“罗森塔尔效应”实现是需要条件的。
真诚是“罗森塔尔效应”
实现的前提
其实,罗森塔尔的这个实验是受一个希腊神话的启发的,这个神话的大意是说,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性情孤僻,为规避塞浦路斯妓女而一人独居。他善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久久依伴,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祈求爱神阿佛罗狄忒赋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罗狄忒为他的真诚爱情所感动,就使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来。皮格马利翁遂称她为伽拉忒亚,并娶她为妻。在这个故事中,皮格马利翁的期待是真诚的,没有这种真诚,自然无法打动爱神。同样
,罗森塔尔的实验之所以成功,真诚是一个前提条件。在实验中,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期待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因为他们受到了权威者的影响,坚信这部分学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也正因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对这些学生的信任与期待,而这种“真诚的期待”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
只有教师的真诚为学生感受到后,教师的期待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这种推动力不仅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产生积极向上的激情,并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现在生活中,我们很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不能说是“虚情假意”,但未必是真诚地认为学生一定是最好的,这种带有明显功利性的期待,影响着教师教育信息的输出,更不利于学生对教育信息的输入,学生感受不到真诚,也就很以难取得教育效果。
目标是“罗森塔尔效应”
实现的向导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是为了学生能够向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如果没有标准,没有明确的教育指向,一味地期待和赏识学生, 就会模糊学生的认识,就会演变成一种精神“毒品”,而现实世界是不可能永远提供给学生期待和赏识这种“毒品”的。一个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如果受到的赞美太多,虚荣心便会膨胀,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由此造成学生对自身认识上的错位。特别是现今的中小学生,他们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自我中心主义倾向非常明显,如果我们一味地期待和赏识,必然会造成他们自我认识模糊,发展方向不明。很多教师感叹的那种“越期待、越关心就越调皮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对他们的期待方向不明确造成的。教师只有明确对学生的期待目标,指导学
罗森塔尔效应的实现条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