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长安》纪录片解说词
十集系列片《望长安》是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重大文化项目精品工程,该片以理性的光芒纵横五千年,详尽、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时期所创造的灿烂的文化,激情澎湃地讴歌了那些激动人心的历史年代给今天的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所带来的博大、深远的影响。“长安”不仅仅是一个都城的名字,她所蕴涵的,更多的是汉唐风采,中华民族最辉煌的一段时光,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商贸、宗教,长安是一个中心,更是一个文明高度。
“长相思,在长安”。这部取意于李白诗歌的电视纪录片,贯彻着对陕西文化的原创力、开放性、交融度和辐射力的深刻思考,首次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陕西地区的文化风貌,探寻了陕西地域文化在中华文明之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望长安》,一部旨在用优美影像探索陕西历史文化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由国内顶级制作团队,运用高端影像设备,花费三年时间精心完成。共分为“秦砖汉瓦”、“盛世之光”、“中国原点”、“长治久安”、“有容乃大”、“雁塔题名”、“古调独弹”、“鼓舞风神”、“圣地延安”和“西望长安”等十集。
《望长安》如同传统的中国卷轴画,采用散点透视的叙事方式。但就整体而言,《望长安》的焦点聚焦于长安。陕西尤其是关中地区,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居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而包括周秦汉唐在内的十多个朝代,都建都或迁都在长安附近。因此,长安所蕴涵的,是中华民族最辉煌的一段时光。
长安,是中华文明永恒的首都之一。
从长安出发的丝绸之路,触发了东西方文明的大交流。而儒释道三家在关陕大地的碰撞融合,也深刻建构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依托于这样深厚的文化传统,陕西地区的文学、戏曲、信天游、剪纸、民歌,独具特色而兴盛不衰。
从某种程度上说,陕西是长安的陕西,而长安是唐朝的长安。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考察过所有的文明后说,如果让他再活一次,他愿舍弃伦敦而就长安。
第一集 秦砖汉瓦
车辚辚,马萧萧,这个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军容整齐而宏大的军阵,似乎正在步入一个箭镞纷飞,鲜血横流的战场。
贾平凹:秦王骑虎游八极,气势呢特别震人的。
又仿佛凝固了前行的步伐,凝固了流逝的时间,兵马俑,这个苏醒的地下军团,以其古典的静穆,言说着南征北战、叱咤风云的战功。
高建群: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你我,我感到就像看着我们树子的那样人一样。
栩栩如生的表情,如真人般的躯体,他们传达出的气势如虹,不可抗拒的威严,令人想见秦始皇荡平六合,一统江山的伟业。
陈忠实:兵马俑就给我们一个更悠远的,一种历史的,几乎是直接的一种感受,一下子就把你推到秦代。
陕西古称秦地,秦人的祖先是东夷的一支,姓赢,曾在渭河上游天水一带,为周天子养马,被封在此地,建秦国。战国时,秦已位列七雄,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秦迅速崛起。公元前221年,秦击败六车,一统天下,国都咸阳。中国从此踏上了大一统的征程。西方世界对东方中国的想象,最初依托的便是这个统一帝国的形象。
清华大学教育 X学勤:秦,能够统一,把中国重新统一起来,并兼天下,这个当然是件非常大的事情,而更重要的是,它从整个的制度上,它是统一起来了。那么这个制度一传流了下来。秦呢,所起的历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秦朝建立之后,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实施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与货币,实行土地私有,没收天下兵器,这一系列奠定中国人,万事大一统思想观念的壮举,犹如这条完全不同于周代礼器,缓慢运动纹饰的青铜龙,将时代卷时了颤动的韵律,给人以,在永恒运动中舞蹈的印象。
陕西历史博物馆前馆长 周天薛:现在民族的产生无非就是,生活在一个大致稳固的一个疆域之内,说着大家互相都能听懂的语言,拥有大家都能理解的文字,有一个共同的大致相同的信仰,过着大致相同的生活,这条件实际上在秦始皇的统一措施里面都体现了,那么为这个现代的民族,特别是为汉族的形成,中华民族的主导民族,为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如果秦长久的话,咱们现在应该叫秦族,而不是汉族。
共同的生活地域,是统一文化的空间条件,秦完全彻底地废除了周代以来的封帮建国制度,粉碎地区堡垒,将东至大家,西达陇右,北抵阴山,南越五岭的辽阔版图统一于中央专朝廷的政令、军令之下。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田旭东:公元前的213年左右,秦始皇命令大将军蒙恬,把当时战国时期,像秦国赵国燕国这样三国的长城连成一片,这样就修起了一条西起于甘肃临洮,东到辽东郡这样一个万里长城。
秦始皇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这对匈奴以及后来的其它北方蛮族是一个阻谒力量,那些觊觎中原王朝的铁骑,必须在承受重大牺牲之后,才能攻破长城,进入中原腹地,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秦始皇还修建了从首都咸阳出发作
《望长安》纪录片解说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