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丛话》1
《楹联丛话》 梁章钜 梁章钜1775-1849——清文学家。字闳中,一字茝[音:chǎi 。义:古书上指一种香草,即白芷 ]林,号茝邻,晚年号退庵,福建省长乐县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中举人,嘉庆七年( 1802年)成进士,曾任礼部主事,充军机章京,升用员外郎,授湖北荆州府知府。道光年间,历官江苏、山东、江西按察使,江苏、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前后五次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等职。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正月,因病辞官返故里,此后即闲居家中,专事著述。告病还乡七年后,于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病卒,享年七十五岁。梁章钜谓之八闽硕儒,吐纳经范,综览群书,熟于掌故。喜作笔记小说,精对联,也能诗。著作颇多,计共有七十七种。有《文选旁证》、《制义丛话》、《退庵诗存》、《退庵随笔》、《楹联丛话全编》(其中《楹联丛话全编·楹联四话》六卷、《楹联丛话全编·巧对续录》二卷、为梁章钜的第三子梁恭辰 [梁恭辰生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曾作过府道一级的官]所编)、《浪迹丛谈》、《称谓录》、《归田琐记》、《藤花吟馆诗钞》等。
1、《楹联丛话》。梁氏1838年开始编辑,1840年完稿,并刊刻,全书卷次为:一、故事;二、应制;三、四,庙祀;五、廨宇;六、七、胜迹;八、格言;九、佳话;十、挽词;十一、集句集字;十二、杂缀谐话,其十二卷。收联话600余则,桂林陈继吕序。
2、《楹联续话》。完稿于1843年并刊刻,分四卷。卷一故事、应制、庙祀,卷二廨宇、胜迹、格言;卷三佳话、挽词;卷四集句、杂缀,收联话330则,余应松校阅,卷首自序。
3、《楹联三话》。完稿于1847年,收入联话130多则,所辑联话未标门类,仅系以小标题,但先后次序尚称井然。梁氏自序。
4、《楹联四话》。梁氏第四子梁恭辰撰,共六卷,体例大体依照《楹联丛话》。
5、《巧对录》。梁章钜撰,完稿于1842年。1849年刊出。分八卷,各卷未标门类,有自序。
6、《巧对续录》,梁恭辰撰,分上、下两卷。
除上述6部独立著作外,"楹联丛话系列"还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楹联剩话》,见于梁章钜笔记,有数十则。
2、《浪迹丛谈》中散见联话,共13则。
3、《浪迹续谈》中散见联话,共12则。4、《浪迹三谈》中散见联话,共4则。 卷一 故事
上联:新年纳余庆。下联:佳节号长春。【蜀】孟昶题桃符。《蜀梼杌》:尝闻纪文达师言楹联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按《蜀梼杌》云:蜀未归时,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此在当时为谶语,实后来楹帖之权舆,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上联:三千里外一条水。下联:十二时中两度潮。【吴越】僧契盈题碧波亭联。时江南未通,两浙躬赋率由海达青州故云。时人称为骈切。上联:坐看吴粤两山色。 下联:默契羲文千古心。《三才图会》:【宋】真西山(德秀)浦城粤山学易斋春联。上联:佩韦遵考训。下联:晦木谨师传。【宋】朱熹自书沧洲精舍联。上联:道迷前圣统。下联:朋误远方来。
《楹联丛话》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