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黄亚平(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课件).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讲城市规划专业及专业教育发展趋势一、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趋势(一) 国外城市规划专业发展趋势自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 50 余年,国外城市规划专业经历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发展演变。这种演变大体经历了物质形态规划为主导, 区域规划为主导, 政治因素为主导和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几个阶段。 1 、物质形态规划为主导的阶段● 1940 ’S~ 1960 ’S 中期,近 20 年时间●主要规划理论指导有: ① Walter Christaller 中心地理论②E· Howard 田园城市理论③赖特(H · Wright) 的雷德伯恩(Radburn) 理论④ 1933 年《雅典宪章》( 国际建协) ⑤L· Corbusier 的城市规划理论( 日光城) ●主要成因欧美多数国家面临着高速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大量城市需有效规划和管理,因而物质形态规划占主导地位。●规划理论哲学基础体形环境决定论: 认为规划好了, 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城市中存在的经济、社会、政治乃至文化方面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决策过程规划程序采用推理式的决策过程: 调查——分析——规划——实施●面临的主要批评: ①物质形态规划大多数立足于规划人员的预感规划(Hunch Planning) , 缺乏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客观的判断标准; ②规划师绝大多数关心最终理想状态的蓝图;不了解规划是受外部世界各种微妙变化着力量所作用的连续过程; ③以物质环境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经济问题; ④规划蓝图很少允许有不同的选择,缺乏灵活性; ⑤物质规划没有建立在足够清楚的、明确的社会目标的基础上。 2 、区域规划为主导的阶段● 60 年代,以区域规划及次区域规划为主。●(英)Peter Hall 定义:区域规划可分为两类: ①国家区域规划或跨区域规划(National/Regional Planning) ②地方区域规划(Regional/Local Planning) ——国家区域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是一种非空间性的规划; ——地方区域规划是非空间规划与形态空间规划之间的规划, 既要处理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也有空间景观方面的问题。●专业的发展变化①从注重建设规划转向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时也将规划师的眼界从城镇扩展到区域。②通过对城市及区域发展机制的探索,使区域科学专业理论大为扩展:地理学、城市及区域经济学、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系统工程、运筹学、电算技术均得到应用。③科学分析技术及区域科学的发展,对规划专业产生影响:一是使城市规划专业摆脱了传统的预感的规划的手法,引进了定量分析的科技手段;二是转变了规划人员的观念,意识到规划应扩展到城市外围郊区和农村,规划已不再是形态规划的同义词,规划专业步入社会科学的范畴,演变成一门错综复杂的跨学科的专业。 3 、政治主导规划的阶段 1960 年代末至 1970 年代初, 西方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如美国的大学生运动,少数民族问题,出现所谓“城市危机”。一些青年规划师认为:“规划师应当成为改革家、设计家、政治家”, 规划师更代表最基层的集团,企图用“辩护运动”(Advocacy movement) 解决城市问题。要“……重新定义规划和设计”, 要求它们变成解决社会政治冲突的工具。●规划目标追求社会公正,包括“社会平等、财力重新分配”等规划目标规划主要涉及到决策,这种决策是为富人、中产阶级还是穷人服务? 如城市只有 100 万资金, 是用于修马路还是用于改善贫民区环境?对资金及资源使用有不同的选择。——富人需要独户住宅、剧场、博物馆、市政中心及其它能迎合他们兴趣的文化设施, 而这些经常是规划师为主设置的项目。——规划师为拆除贫民区辩护……●代表人物达维多夫(P· Davidoff) 所提出的偏袒规划(Advocacy Planning) : 社会是由不同的阶层所组成的, 各有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 不存在为人人的大众规划标准, 他要么偏袒这一方, 要么偏袒另一方。为了实现社会公正, 规划师应与社会下层站在一起,为他们争取权益,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念,成为他们利益的代言人。此阶段环境科学在规划中的地位得到了加强。 4 、经济因素主导规划的阶段 1970 年代末期~ 1980 年代西方发生了长期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对城市规划的影响①规划经费被大量削减。在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眼中, 城市规划是经济领域中的一项限制性措施, 它干预了市场机能, 制约了经济发展。认为规划少一点, 限制少一点, 经济发展反而更快,城市规划成为经济萧条的替罪羊。②因经济不景气, 城市失业率大幅增长, 造成大城市人口外流, 中产阶级及更高收入者迁居城郊, 城市财政运作资金不足, 市区面临的不再是增长和发展的压力, 而是

城市规划原理黄亚平(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uyuw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