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传感器(唐文彦)总复习.docx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传感器(唐文彦)总复习
一.电阻式传感器
基本原理:将被测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再 经转换电路变成电量输出。

工作原理: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的电阻随着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的大小发 生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特点: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灵敏度较高,适用 于动态测量。
1)横向效应:将直的电阻丝绕成敏感栅之后,虽然长度相同,但应变状态不 同,其灵敏系数降低了。这种现象称横向效应。
为了减少横向效应产生的测量误差,一般多采用箔式应变片, 其圆弧部分尺寸较栅丝尺寸大得多,电阻值较小,因而电阻变 化量也就小得多。
2)机械滞后 应变片安装在试件上以后,在一定温度下,其(ΔR/R)–ε的加 载特性与卸载特性不重合,在同一机械应变值εg下,其对应的 ΔR/R值(相对应的指示应变εi)不一致。加载特性曲线与卸载特 性曲线的最大差值Δεm称应变片的滞后。
机械滞后产生的原因: 敏感栅、基底和粘合剂在承受机械应变后所留下的残余变形所造成 的。
3)零漂(P0): 粘贴在试件上的应变片,在温度保持恒定、不承受机械应变时,其电 阻值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称为应变片的零漂。
4)蠕变(θ): 如果在一定温度下,使其承受恒定的机械应变,其电阻值随时间而变化 的特性,称为应变片的蠕变。一般蠕变的方向与原应变量变化的方向相反。
5)最大工作电流:是指允许通过应变片而不影响其工 作的最大电流值。
6)绝缘电阻:是指应变片的引线与被测试件之间的电 阻值。通常要求50MΩ~100MΩ以上。
7)电阻式应变片的温度误差:当测量现场环境温度变化时,由于敏感栅温 度系数及栅丝与试件膨胀系数之差异性而给 测量带来的附加误差,称为应变片的温度误 差。
对应变片温度误差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1. 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 2. 测试件材料和电阻丝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影响。
温度补偿方法:(1)线路补偿法(加温度补偿电
原理:衔铁移动导致气隙变化导致电感量变化,从而得知位移量的大小方向。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改变l δ——磁路中气隙 长度)
须保持气隙磁通截面积不变;
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
灵敏度随着气隙的增加而减小;
为保证一定的测量范围和线性度,通常δ=~, Δδ=(1/5~1/10)δ.
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改变S)
须保证气隙长度保持不变;
磁通面积随着被测量改变,即衔铁水平方向移动;
输出特性呈线性;
可以得到较大的线性范围。
螺管式自感传感器(改变μ)
由于空气气隙大,磁路的磁阻大,所以灵敏度比前面两种 要低;
可以使线圈绕组均匀排列,来得到较大的线性工作范围。
自感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将传感器的电感量接入不同的转换电路之后,可以被转换 成电压(或
者电流)的幅值、频率、相位的变化,这些转 换电路相应的被称为调幅、调频、调相电路。
——差动变压器
原理:把非电量的变化转化为互感量的变化,互感式传感器是一种线圈互感随着衔铁位移变化的变磁阻式传感器。
1)零位误差——零点残余电压:差动自感式传感器当衔铁位于中间平衡位置时,电桥的输 出在理论上应该为零,但实际总是存在一个零点不平衡电 压输出。
零点残余电压的危害:(1)过大的零点残余电压会导致放大器提前饱和;(2)使电路产生零点错误动作;(3)零点残余电压中的基波正交分量会使传感器的输出产生大 小随输入信号而变化的相移.
消除零点残余电压:(1)衔铁、骨架等零件保证足够的加工精度,两线圈的绕制要 一致;(2)合理选择磁性材料与激励电流,使传感器工作在磁化曲线 的线性区; Ê 磁性材料要选择磁滞小的材料,并保证其加工精度,消除 内部应力;(3)减少激励源的谐波成分、采用屏蔽外壳进行电磁屏
蔽; (4)采用适当的电路措施,比如添加串联电阻消除基波零位电 压、添加并联电容去除基波正交分量等。

特点:结构简单,易于进行非接触的连续测量,灵敏度较高,适用性强。
1) 电涡流效应: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磁通变化,产生电动势,电动势将在导体表面形成闭合的电流回路。
2) 趋肤效应:电涡流只集中在导体表面的现象。
3) 电涡流的贯穿深度是指把电涡流强度减小到表面强度的1/e处的表 面厚度。
影响涡流传感器灵敏度的因素:
(1)被测体材料对测量影响(2)被测体大小和形状对测量的影响(3)传感器形状和大小对传感器的灵敏度影响
三.电容式传感器
工作原理: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
特点:结构简单、分辨力高、适应性强、动

传感器(唐文彦)总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2yuwb
  • 文件大小1.94 MB
  • 时间2021-07-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