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院感科
.
1
一、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
2
二、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医疗设施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毒。
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
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
3
对收治MRSA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病房所有设备表面及房间的地面、桌面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被污染的医用器械用1000~2500mg/L含氯消毒液清洗消毒。
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房间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30 min,2次/d。
.
4
病人的衣物、床单被套每日更换。
病人衣物先消毒后清洗,医用被服用双层防渗垃圾袋包裹,并送洗衣房先消毒后清洗单独处理。
监护室所有的污物袋均作好标记并进行集中处理。
出现或者疑似有MRSA感染暴发时,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避免交叉感染。
.
5
三、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医生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合理使用的前提是要依据病原学药敏结果,同时严格按照权限开处方,联合用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
6
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早期发现,对长期住院的病人定期进行MRSA病原学检测,必要时对新入院的病人进行MRSA检测。
MRSA检测阳性时,24小时内填写院感报告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隔离治疗护理,在床牌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
遵照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药物首选万古霉素,控制院内交叉感染。
.
7
四、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接触MRSA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必需实施手卫生后用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
.
8
五、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实施隔离措施, 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
9
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时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吸痰或雾化治疗时,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完成诊疗护理操作,离开房间前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中。
.
10
医院等级评审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