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社会的再组织化:现阶段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课题.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社会的再组织化:现阶段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课题.doc社会的再组织化:现阶段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课题
徐永祥
【专题名称】社会学
【专题号】C4
【复印期号】2008年05期
【原文出处】《教学与研究》(京)2008年01期第24〜29页
【作者简介】徐永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237)
【内容提要】本文从单位化社会体制解体的背景出发,概括了我国现阶段社会非组织化的若干特征,论述了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在社会的 再组织化方面扮演的角色和功能,通过考察国内外的经验,论证了社会工作机构在加强社会管理、改善公共服务、促进民 间社会组织发展、提升社会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非组织化/再组织化/民间社会组织/社会工作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单位化社会体制逐渐瓦解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正在不断走低,“非组织化”或“去 组织化”问题愈益突出。旧式的单位化体制日趋丧失了其组织社会以及提供社会支持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大量的公民游离于社会 组织、社会支持和社会福利体系以外。因此,基于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发展不同于旧式单位化的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工作机 构,切实提高我国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是今天重构我国社会支持、社会福利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必要前提,也是加强社会团结、社 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课题。
一、 社会的非组织化:当前我国社会分化的重要特征
计划经济时代的我国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而现阶段的社会则呈现了明显的非组织化特征。从单位化到非组织 化,是现阶段我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众所周知,我国曾经长期采用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并建构了一套自上而下集权性与单位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 在这一体制下,政府通过公社、生产大队等农村基层组织,工矿企业以及学校、医院、媒体等城镇组织,几乎包揽了所有城乡居 民的社会支持、社会福利、社会控制和政治动员的职能。其时,所有的正式组织都被政府赋予了社会支持、社会福利、社会控 制、政治动员以及或多或少的教育和生产职能,因此实际上成为从属于政府的、集多种功能与角色的“单位”。这些各种各类的 "单位”无不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特征,其成员也无不具有“单位人”的属性。例如,居民的生老病死、婚姻与家庭关系、子女教 育及意识形态信仰等,无不受到所属单位的关怀、干涉和控制。尽管当时人们获得的社会支持和社会福利水平较低,私人生活的 空间和形式单一乏味,且城乡社会之间、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之间的二元结构突出,单位的经济效率和管理效率很低,但组织成 员之间的平等感、信任感、安全感却普遍较高,各个单位的组织社会、动员社会和控制社会的能力也很强,故整个社会得以保持 一种超稳定性的结构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建构起来,各类经济组织的角色和职能日趋清晰 化,原有的“政企不分”、“企社不分”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政企分开”、“社企分开”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在这个转型 的过程中,经济理性确立了自己的主导地位,企业在市场领域的组织化程度及其效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旧式的单位化体制赖 以生存和运作的基础日益弱化,单位的社会控制、政治动员和社会福利职能日益衰减,整个社会的非组织化问题愈益突出。概括 来说,目前我国社会的非组织化、去组织化问题主要是:
目前尚存若干社会控制和社会福利功能的国有单位,其容纳的就业人口

社会的再组织化:现阶段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课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94 KB
  • 时间2021-07-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