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腓骨肌皮瓣.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英文参考 reconstruction of mandibular defects with free vascularized fibular myocutaneou s flap [返回] 手术名称吻合血管的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返回] 别名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肌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血管化游离腓骨骨肌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吻合血管的腓骨肌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返回] 分类口腔科/ 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 下颌骨肿瘤手术/ 下颌骨切除立即植骨修复术[返回] ICD 编码 [返回] 概述吻合血管的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用于下颌骨肿瘤的手术治疗。下颌区因肿瘤切除或外伤所致的组织缺损修复,已开展了吻合血管的肋骨肌皮瓣、肋骨胸大肌皮瓣、肋骨背阔肌皮瓣、肩胛骨皮瓣和髂骨肌皮瓣等,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下颌骨肿瘤切除或下颌区火器伤后,除下颌骨缺损外,还伴有口内、外黏膜皮肤组织、肌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缺损,上述供区尚难以满足这种缺损的修复。 Hidalgo ( 1989 )首先报道应用游离腓骨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 Germain ( 1993 )又报道了游离腓骨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解剖学基础,但未涉及到肌瓣的设计,此前已有的解剖学研究资料尚不能满足该术式的需要。为此, 廖进民等( 1995 ) 对吻合血管腓骨肌皮瓣的解剖学进行了研究,并报道了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下颌区组织缺损的应用解剖,以期为术式设计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形态学基础。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区复合组织缺损具有以下优点: ①腓骨干平均长度为 m, 可切取的最大长度可达 , 能满足大型下颌骨缺损的需要;②肌瓣的布局合理, 如以腓骨前嵴作下颌骨牙槽嵴,后面构成下颌骨的下缘,外侧面朝向口腔内,内侧面和前面则朝向外。腓骨后面的屈长肌(宽约 )足以修复下唇或唇周的肌肉缺损; 而腓骨外侧面的腓骨长肌可用于填塞口内无效腔;③皮瓣面积较大; ④骨肌皮瓣均由同一轴心血管供应; 神经也能与血管构成血管神经蒂,故手术切取较方便; ⑤腓骨干通过折裂,可塑下颌的外形; ⑥可视受区需要设计成骨肌皮复合瓣、骨皮瓣、骨肌瓣或单纯骨瓣;其主要缺点是: ①腓骨的高度不足; ②对供区的损伤较大。[返回] 相关解剖 1. 腓骨及皮肤的血液供应腓骨的血供除腓骨头由膝下外动脉和腘动脉等发出第一弓状动脉供血外,全部均由腓动脉发出的滋养动脉和弓状动脉骨膜支供血。小腿外侧皮肤由弓状动脉发出的肌间隔皮支和肌皮动脉穿支供应(图 -1 )。肌间隔皮支是弓状动脉直接进入小腿后肌间隔的延续,再分支至皮肤;肌皮动脉穿支是弓状动脉在屈长肌或比目鱼肌的腓骨起点附近穿入后至邻近皮肤的肌皮动脉。根据小腿后外侧皮肤墨汁灌注透明观察,可清楚地看到肌间隔皮支及肌皮动脉穿支发出纵行分支于皮下沿腓肠外侧皮神经呈纵行吻合,也向前、后分支到邻近皮肤。 ± 处起于腓骨后面, 肌腹长 ± , 中部宽 ± ,厚 ± 。该肌全部由腓动脉供血, 除弓状动脉分支至屈长肌外,直接由腓动脉发出至该肌的动脉有 4~6 支,其中最粗的一支外径为 ±

腓骨肌皮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