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语言学论文
2011年第4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11, №4
总第34期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Serial №34
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生命体与非生命体
李绍哲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洛阳 471003)
提 要:俄语中名词的动物性与非动物性范畴与俄罗斯人将世界划分为生命体和非生命体有关,动物/非动物名词指称的不是现实世界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而是俄罗斯人朴素观念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俄语名词动物性/非动物性的确定反映了俄罗斯人世代形成的日常思维定势以及在语言系统中固定下来的关于世界的朴素观念。
关键词:生命体;非生命体;动物性;非动物性;世界图景
中图分类号:H35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美国认知人类学学派的创始人之一Robert Redfield对世界图景的定义为:“世界图景是某一民族对宇宙典型的主观认知,是该社会成员对自身及自身在世界中的行动与能动性认识的总体观念”。(. Осипова 1998:443)世界图景概念与人类活动的历史密切相关,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世界图景。根据世界图景的主体、对象和世界形象的差异可以将世界图景划分为科学世界图景(общенаучн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和朴素世界图景(наивн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彭文钊 2002:96)
语言的世界图景是世界图景在语言中得以显现的部分,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认知模式,是通过语言符号单位对世界形象的重构。语言世界图景是一种朴素的世界图景,与科学世界图景相对,它反映的世界形象可以具体到一个人,也可以扩大到全社会和整个民族。所谓“科学的世界图景是指在科学中形成并借助科学基础概念和原则得以表达的对世界最普遍的观念认识系统”。(В. И. Постовалова 1988:14)
俄语世界图景中名词的动物性
(одушевленность)/非动物性(неодушевленность)范畴与俄罗斯人把现实世界划分为生命体(живое существо)和非生命体(неживой предмет)有关。实际上动物名词一般是生物体的名称,而非动物名词通常指称非生命体。这种对应关系也反映在动物性和非动物性的传统定义之中:“动物性是名词的语法范畴,动物名词表示生命体的名称”;“非动物性表示现实中的各种现象以及生命体之外的事物的名称”。(. Кузнецов 2000:704,630)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俄语中的动物性/非动物性与客观事物之间并不完全对应,如:мертвец, ферзь, народ, дуб等词,前两个词属动物名词,而在现实中却是非生命体,后两个词属非动物名词,而在现实中却是生命体。可见,动物性和非动物性之间的界限并非清晰分明,而是边缘模糊、交叉重叠的。
本文拟实证考察俄语名词中的动物性/非动物性范畴与现实世界的客观对象不对应的情况,并利用语料库调查的方法、义素分析和语言的世界图景的理论对其做出解释。
2 对动物/非动物名词的语料库调查与语义分析
毋庸置疑,俄语中绝大部分名词的动物性/非动物性范畴与现实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相对应,是现实世界在俄语世界图景中的间接反映,而部分名词的动物性/非动物性范畴与客观事物不完全对应,俄语世界图景又是如何显现这部分现实世界呢?我们分析三组名词,通过俄语语料库调查其作为动物名词或非动物名词出现的频率,尝试对其原因做出解释。
为了便于论述,我们引入动物性/非动物性标记词汇(одушевленно-/неодушевленно- маркированные слова)的概念。由于动词和形容词总是表示生命体或非生命体的行为和特征,其词汇意义中也包含动物性/非动物性义子,这些词汇被称为动物性/非动物性标记词汇,如родить, кушать, пьяный /литься, конструировать, жидкий等,而同时可表示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行为和特征或行为可指向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词汇称为中性词汇(нейтральные слова),(. Чеснокова 1987:69—75)如двигаться, лежать,
высокий
Кукольник. Он делает куклы.(Что?)(他是塔林的巧匠,玩偶制作人,他制作木偶。)
кукла在儿童游戏中被作为生命体对待,儿童为木偶穿衣、
俄语语言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