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的秘密
杨安琪
2017 年 03 月 07 日 在强生公司 308 个英文单词的信条中隐
藏着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这就像是一种崇拜与信仰:每当迷
茫、困惑缠绕这家公司时,它的管理者们都会在信条中寻找
答案。强生员工与家属参加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活动。
《财富》 (中文版) -- 一家公司对于价值观的坚守可以多久?
强生的答案是 131 年。
1886年,罗伯特・强生三兄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新布仑兹维
克( New Brunswick )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事业—生产无菌外
科敷料,这也标志着强生的诞生。经过 131 年的励精图治,
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医疗保健公司之一:这家
公司年收入超过 700 亿美元,常年在《财富》世界 500 强中
排名位于医药领域首位,它连续 54 年实现了为股东保持或
提高分红;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是《财富》杂志“最受赞
赏公司”榜单中的常客,这表明即便是同行也对强生充满了
敬意。
而一切的源泉都来自于第三任董事长、罗伯特・伍德・强生
在 1943 年亲自撰写的公司四项信条:第一,对医患和父母
负责;第二,对员工负责;第三,对环境负责;第四,才是
对股东负责。 74 年后, 这一拥有 308 个单词的信条仍然在全
公司被经常提及。对于强生公司的员工而言,这似乎已经成
为了一种“信条崇拜” :它被镌刻在总部正门入口的石头上,
被写在门口的白板上,被悬挂在每个会议场所里,它还被用
大号字贴贴在了公司总裁办公桌对面的墙上。直到 10 年前,
新员工还获寄两份信条的复印本,一份带去上班,另外一份
挂在家里。
“我想他立下信条、重视信条中所承诺关爱的人群,重要的
原因就是确保公司在上市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保持不变。
强生中孟启明( Vladimir Makatsaria )对我说。直到
现在,这些价值观看起来一点儿都不过时。事实上,全球的
医疗保健行业变化莫测,市场变化瞬息万变,医疗保健行业
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是强生的核心价值观却一直保持
不变,这也是强生成功强大的根本所在。 “信条的价值观不
仅保证了强生在过去 130 多年的成功,也将是我们未来成功
的保证。 ”孟启明信誓旦旦。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堪称经典:企
业不但要将自己对社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更重要的是,
应该把在控制消极作用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技能加以系统
化和商业化。
这条定律对强生完全适用。在强生的管理层来看,关于盈利
和坚守信条正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只有坚守信条,公司
才可能盈利。 “我们如果按照信条原则进行经营,股东们会
获得合理的回报。 ”孟启明说。实际上,直到今天,强生还
有“信条挑战”的演练,说起来有点像公司的危机演习:通
过细读信条,来分析商业决策。公司每年进行信条调查,员
工根据商业符合信条的程度对其加以评估。
强生有多大?简单来说,它旗下有 260 多家公司,你能想到
的诸如邦迪创口贴、露得清化妆品、隐形眼镜和各种婴儿护
理用品都是强生子公司的产品。自从 1985 年强生在中国创
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至今,强生在华共有 8 个生产基地、 14
家子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西安等 90 多个城
市拥有员工近 1 万人,占全球总员工数的近十分之一。根据
2013 年独立资讯公司的评估,强生在华提供的每个工作岗
位,间接创造了其他领域近 3 个工作岗位。
想要让如此庞大的体系坚守同一个价值观并不容易。从体制
上来说,强生的企业社会责任团队并非是一个单一的公共事
务部门,它由在华运营各个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组成,这些
人士来自于政府关系、公共关系、人力资源、法务以及合规
等各个职能部门。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通过会议来决定强生
在华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战略、预算等工作,以确保真正
能够把效能发挥最大化。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如果公益活动
是以帮助产品销售为目的,那么这个项目将不会被批准。
“这里要提及一个珍贵的历史片段。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
由于长期暴露在相对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世界第八大奇
迹、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腐化。恰巧强生
子公司之一、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创始人保罗・杨森有一项
独特的技术对抗真菌对秦俑带来的伤害。于是,一场跨越国
界的拯救行随即展开,杨森公司联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
立最先进的微生物实验室,保护了这些令世人瞩目的人类古
代文明。更重要的是,保罗・杨森拯救兵马俑的行为相当纯
粹—只是因为杨森公司掌握这项技术,而并非出于任何商业
目的考量。 ”
如今强生正在把这种行动发扬光大。 “新生儿复苏”是强生
强生的秘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