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拒绝自私三年级心理
思考:
1+1等于几?
1+1等于2.
不对啦!同学们,你们知道1+1=?吗
在数学上1+1是等于2,但在生活上,有时,1+1并不等于2。
不信,就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小明最爱玩跷跷板。一天,他一个人从游乐场玩,可蹭了半天也没翘起来。这时小强来了,他也爱玩跷跷板。于是小明和小强为跷跷板归谁玩而争了起来,最后谁也没玩成。
1、最后,小明和小强为什么都没能玩跷跷板?
2、他们应该怎么做才对?
3、1+1=0原因是什么?
结 论:1+1=0这个比喻,说明如果大家心里 只想着自己,不配合,不团结,不协作,即使你单个人的力量再大,再能干,最终什么事都干不成,结果都会是个“0”。
想一想
什么是自私?
“自”是指自我;“私”是指利己;“自私”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状心理现象。
小学生自私的表现形式
1、不讲公德。
公德是指广大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可是有些人却漠然视之:如随地吐痰、乱扔瓜皮纸屑、乱穿马路;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你这里刚坐下学习,他在那里高谈阔论或在你旁边追逐打闹;有的同学,自己的桌椅收拾得干干净净,但把班级和学校的公共区弄得脏兮兮。将自个儿的东西看得紧,公家的财产随意浪费,这也是不讲公德。
2、嫉妒他人。
自私的人嫉妒心强,心目中只有自己,根本不能容纳别人。如果谁的本事比他强,取得了好成绩,甚至在容貌、身材、年龄方面超过他,都会感到难受,于是想方设法诋毁、诬陷、为难比他强的人。嫉妒心有时会使人引入疯狂的状态,甚至会导致伤害别人等违法行为。
小测试
来个小测试
1、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2、碰到熟人,当我向他打招呼而他视若无睹时,最令我难堪。3、我讨厌和整天沉默寡言的人一起生活、工作。4、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笑话,居然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5、生活中充满庸俗趣味的人比比皆是。
拒绝自私三年级心理PPT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