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驮英水库导流泄洪隧洞出口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驮英水库导流泄洪隧洞出口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
 
   
 
 
 
 
 
 
 
     
 
 
 
 
 
[摘 要]驮英水库导流泄洪洞隧洞出口开挖边坡为斜向坡,倾向坡外侧,边坡稳定性较差,可能存在多种滑动模式,开挖边坡后稳定性更差,通过极限平衡法计算机分析天然边坡与开挖后边坡稳定性,为边坡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大型水库工程;斜向坡; 多种滑动模式;极限平衡法
1 、工程概况
驮英水库位于广西宁明县那堪乡,是一座以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库。。
泄洪隧洞采用与施工导流隧洞相结合布置的型式,布置在坝址右岸山体内。,由进口段、短斜坡连接段、明流洞身段及出口挑流消能段等组成。
2 、工程地质条件
坝址河谷为“V”型谷,~52m,河道平直,河流走向南偏东42°。~。,开挖边坡为斜向坡,倾向坡外侧,边坡覆盖层为残坡积含碎石粘土,厚0~,下伏岩体为J1b1-3、J1b1-2和J1b1-1粉砂质泥岩、砂岩、泥质粉砂岩,~,~。岩体陡倾角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平直光滑,微张,充填泥质。J1b1-3砂岩岩体胶结差,同时受风化和地下水胶结差的影响,局部较破碎,性状差。导流泄洪隧洞出口发育有一条向斜,以上游冲沟为界,隧洞出口上游岩层产状为N50°~55°E,SE∠10°~13°,岩层较缓;下游侧岩层产状为N60°~65°E,SE∠45°~61°。导流泄洪隧洞出口下游侧边坡开挖走向为东西向,岩层走向与边坡走向夹角为25°~30°,近顺向坡。开挖边坡后切断岩体坡脚,形成临空面,易发生滑坡。
3、极限平衡分析
(1)主要滑动剖面选择
为了全面了解广西驮英水库导流泄洪隧洞出口右岸边坡的稳定性,本次计算选取中最可能滑动的Ⅲ-Ⅲ剖面和Ⅶ-Ⅶ剖面的天然边坡和开挖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分别采用摩根斯顿-普赖斯法和简化毕肖普法两种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
(2)计算参数选取
据地表和边坡开挖裂隙统计,驮英水库导流泄洪隧洞出口右岸裂隙发育,其中对工程区计算剖面的岩体质量、边坡稳定有影响的裂隙面主要有5组:(1)J1:N45°E ,SW∠85°;(2)J2:N43°E,NW∠80°;(3)J3:NS,W∠80°;(4)J4:N55°W,SW∠81°;(5)J5: N75°W,SW∠70°。边坡稳定性主要由软弱夹层和优势节理控制,易组合构成滑动模式。根据工程资料以及工程经验,隧洞出口边坡主要结构面力学特性及参数见表1。
表1 隧洞出口边坡主要结构面力学特性及参数
构造
类型
编号
抗剪断强度
f
c (kPa)
节理
J1、J2、J3、J4、J5

35
层面
弱风化粉砂质泥岩层面

100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层面

60
风化界面
弱风化界面

100
强风化界面

60
泥化夹层面
泥化夹层

35
4、天然边坡滑动模式
(1) 剖面Ⅲ-Ⅲ滑动模式
计算剖面Ⅲ-Ⅲ天然边坡可能的控制性

驮英水库导流泄洪隧洞出口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74 KB
  • 时间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