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 50-60年代诗歌.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50~60年代的诗歌
一、诗歌的选择和诗人群体的构成
1、49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们,如:艾青等;
2、40年代开始创作、来自解放区的诗人如: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等;
3、新中国成立后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如:李瑛、公刘、梁上泉等。
二、诗歌的几种类型
1、生活的赞歌:写实与叙事诗潮流
李季被誉为“石油诗人”,主要作品《玉门诗抄》、《杨高传》等。
闻捷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诗意,通过对景物、人物情节的铺叙,展示生活的情趣。如:《赛马》、《苹果树下》,把爱情与创造新生活的劳动相结合。
2、时代的赞歌:政治抒情诗
郭小川以战士、诗人的眼光观察生活,从现实社会的政治问题出发,选取题材,提出并回答革命者在不同阶段应有的精神状态、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操。
叙事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
新辞赋体:融汇古代辞赋的艺术传统,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的手法进行铺陈,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形成整齐、对仗、押韵的长句体。如:《甘蔗林——青纱帐》、《秋歌》等。
贺敬之《回延安》、《桂林山水歌》
《放声歌唱》、《雷锋之歌》
热衷于处理“重大题材”,抒情主体与群体完全融合,直抒胸臆,气势磅礴。

第三章 50-60年代诗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