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纹》
教学目的:1.把握“斑纹”的涵义把握行文思路,揣摩诗意的语言。
2.探讨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的内涵,把握文中的哲理和内涵。
3.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学会以平等的视角来看待自然和生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一花一世界,浩大的宇宙自然总能带给我们无穷的遐想,在善感的心灵中,司空见惯的斑纹也能成为一个神奇的世界。
二、 关于作者:
周晓枫,女,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数年儿童文学编辑。后调入北京出版社,现任《十月》杂志副主编。出版有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等。曾获冯牧文学奖等奖项。
三、 自读文章,思考:
1、 文中写到了哪些斑纹?据此文章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概括各层内容并指出顺序。
1——5蛇的斑纹、习性及文化
6——10其他动物的斑纹、习性及生存技巧 由点及面、由小到大、由具体到抽象
11——14大地、人类的、宇宙的、内心的乃至一切存在物的斑纹
2、读1——5节,思考:
①作者笔下的蛇的形象是怎样的?你感受出作者对它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种情感?
逶迤简约、斑纹美艳阴险、寓言家、几何爱好者、弱视、无听觉
受难者、先知、阴鸷、诡秘、恶毒
——赞叹、同情,见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悲悯情怀
②这一部分对蛇的斑纹着墨并不多,更多的是写它的生物特性和生活习性,为什么?
丰富文章的表现内容,展现一个丰富而神秘的自然世界;蛇的斑纹也暗示出它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
3、读6——10节,思考:
①作者从自然界其他动物的斑纹上发现了哪些奇妙之处?作者对此怀着怎样的情感?
蟒皮、蓑鮋——斑纹的起源:线条、色块、圆点的重复
鲑鱼……像印符——造物主的神奇创造
肉食者与素食者、斑纹的拟态——生命个体的生存智慧与力量
斑纹是对称设计——生命的两极共存,相生相伴
——惊叹、热情的赞美、深刻的思考
②哪些表达体现出这样的情感?读读品品。(略)
4、读11——14节,思考:
①这几节中的斑纹与前面的有何内涵的不同?文中的斑纹有哪些含义?
“大地的斑纹”——四季交替、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留下的斑纹,其实就是永恒的自然规律。
“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神即神秘的自然,“我们”构成斑纹,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
“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生活中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斑纹,那就是情感的斑纹,我们生活的不同感受。
斑纹的含义:动物皮毛的图案、纹路、色块、点子
自然与社会中的现象,人类的精神生活,一切的存在
5、全文写斑纹传达出怎样的思考和情感?
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对神秘自然、美丽生命的敬畏与礼赞。
四、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品读。
①大型食肉动物往往闲散而沉着,弱小的食草动物灵敏又胆怯,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
生存的需求往往决定其个性特征。
②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
道德和尊严不能给生命以生存的权利保障,强权从来就是无视道德和
《斑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