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三)
今天再次学习“加强中小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和“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使我领悟到了实施素质教育,加强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从而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形成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以下是我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1、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合作学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2、上课:变“走教案”为“导学案”
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应实施学案导学。在有效课堂二十字模式“预习指导,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精讲点拨,达标检测”下,以导学案为抓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也要进行改革,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的学习,真正意义上实践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展示教师的无穷___力。
3、变“教师说”为“学生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
学习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