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第一章水稻制种的前景及概况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进展(一)雄性不育质源的发掘与利用(二)优质、高异交率不育系的开发利用(三)两系法育种技术的突破(四)超级杂交稻育种的成功实践(五)展望二、杂交水稻制种概况(一)高产制、繁种技术的建立(二)国内外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概况第二章三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一、隔离去杂保纯度(一)种子纯度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二)种子混杂的原因(三)防杂保纯的措施二、建立高产制种群体(一)培育分蘖壮秧(二)合理密植和田间管理三、安排父母本花期相遇(一)花期相遇的概念(二)花期相遇的标准(三)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技术措施四、花期预测与调节(一)花期预测(二)花期调节(三)花期相遇情况的田间调查五、不育系和恢复系花时的协调及父母本异交态势的改良(一)不育系和恢复系花时的协调(二)恢复系的开花散粉特性与供粉能力(三)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构成及潜力(四)制种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提高六、三系亲本的提纯复壮(一)亲本退化变劣的表现(二)亲本提纯复壮的效果(三)亲本提纯复壮的措施(四)亲本提纯标准第三章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一、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的概念及要求(一)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的概念(二)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的要求二、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的生态条件要求与两个安全期(一)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性表达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二)不育系育性敏感的安全期(三)亲本的生育期特性与光温反应特性三、光温敏核不育系高产保纯繁殖原理与技术(一)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途径与技术(二)粳型光敏核不育系的繁殖(三)光温敏核不育系再生繁殖(四)光温敏核不育系防杂保纯与原种生产(五)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原种生产程序与技术(六)光温敏核不育系种子纯度鉴定四、两系法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一)选择制种基地和安排制种季节(二)建立高产优质制种群体(三)预测与调节花期(四)调节父母本花时及人工辅助授粉(五)防治稻粒黑粉病及稻曲病五、影响制种纯度的因素及提高纯度的措施(一)影响制种纯度的因素(二)提高两系法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措施第四章主要不育系、恢复系及其组合一、优良三系不育系(一)珍汕 97A (二)V20A (三)协青早 A(四)中9A (五)金23A (六)博白 A(七)II-32A (八)优IA(九)D702A (十)K18A (十一)冈46A (十二)粤丰 A(十三)甬粳 2号A(十四)盐粳 5号A二、优良两系不育系(一)培矮 64S (二)香125S (三)安湘 S(四)安农 810S (五)GD-1S (六)SE21 (七)蜀光 612S (八)株1S (九)7001s (十)N5088S 三、主要三系恢复系(一)IR24 (二)IR26 (三)测64-7 (四)明恢 63 (五)桂99 (六)密阳 46 (七)明恢 77 (八)晚3(九)R402 (十)绵恢 501 (十一)R207 (十二)中恢 8006 水稻制种主要技术措施 1、田块选择: 制种区域要求有较高的气温, 就我县而言, 可以进行制种的乡镇是柯渡镇和金源乡。制种田要选择排灌方便的中上等肥力田, 尽量避免用冷浸田, 并严格隔离: 山区、丘陵地区隔离要求达到 50 米,较大平坝区隔离要求达到 100 米,屏障隔离高度应在 2 米以上,或在制种田四周 50— 100 米的地方种植同一父本。 2、选择适宜的组合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