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部圈层教学设计.docx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教学设计
吴梦云37号13地理科学
【教学设计理念】
1、 重视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 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体验,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作是学生自我建构、自我 生成的过程。
【课程标准分析】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对于本 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准中的“说出”属于了解水平,“概括”属于“理解水平”
2、 本条标准有两层含义: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隐性要求是了 解自然环境的组成。
【教学目标】
本节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初中地理转入高中地理学习,地理学习能力比较薄弱。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及学生能够说出横波 和纵波特点,能够画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简易图并标出对应部分,区分岩石圈,地壳,软流 层等易混淆的概念,准确率达到90%。
【教学重点】
1、 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
3、 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教学难点】
1、 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极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2、 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导学法教学、探究性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新闻一则:2010年4月20 H,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位于美台爆炸起火。36小时后,平台沉没,11名工作人员遇难。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4 日起漏油不止并引发了大规模原油污染
教师:我们知道这些明火和浓烟是从地球内部喷射出来的,我们可以看到地球表面的现 象,那地球内部的有什么构造又发生着什么样的活动呢。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 “谈天”是为了 “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 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 为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各个圈层如何划分及其特点如何?
新课探究
探究一■: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的研究方法
1、 人类能进入地球内部较深的地方进行直接研究吗?
2、 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3、 人类是否还有其他的渠道和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如果有,有哪些?请简要的说明。
【总结】 1、不能。人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钻探深度是14千米。
2、地震波——地球的X射线。
3、有。(1)改进钻探技术,结合相关方面的科学设想。
(2)根据火山喷发的物质,获取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相关信息。
(3)地表的温泉、热泉可知地球内部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4)遥感技术
(5)其他的手段 2、地震波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1、教师讲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 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横波的特点: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 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地球的内部圈层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