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龙网 1 再谈暖通空调设计 一、冷热源 关于冷源,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 87 第六章“制冷”中有“台数不宜过多”、“应与空气调节负荷变化情况及运行调节要求相适应”、“台数不宜少于两台”等规定。我们在考虑冷水机组配置时,应注意避免下列四种情况。 一、要避免机组台数过少,台数过少存在的问题有: (1) 负荷可靠性下降,一旦负荷高峰时机组出现故障,影响的比例就大; (2) 负荷适应性差。因为综合性建筑中往往配置有娱乐场所等,其面积不大、冷负荷也不大,而娱乐场所又往往有提前和延长制冷要求,机组台数少,意味着单台制冷负荷大,一旦开启,负荷就不适应,对离心式机组, 往往易发生喘振现象,所以选择离心机组,要满足20%~40%负荷时能适应最小冷负荷的需要。 (3) 机组台数过少,机组低负荷运行的概率高,由于机组在低负荷下运行的COP 低,因而能耗会增高。 二、要避免机组台数过多。机组台数过多有如下缺点: (1) 单机容量下降,机组COP 下降,能耗高; (2) 机组台数多,配置的循环水泵也多,水泵并联多,并联损失高; (3) 机组台数多,配置的循环水泵多,占用机房面积就大。 筑龙网 2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设计者有时会将高区低区的冷水机组截然分开,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高区可采用通过换热的办法,使高低区的冷水机组合为一个系统,这样就可减少机组台数。 (4) 机组台数过多,也意味着绝对故障点增多。 三、要避免不恰当的使用多机头机组( 包括多机头风冷热泵或模块化风冷热泵、模块化冷水机组)。如3 台30HT—280 有24 个机头,3 台LSRF 829M 有 36 个机头,8 台CXAH250,总冷量仅1224kW,却有32 个机头,绝对故障点太多。 四、要避免一味地采用等容量机组。采用等容量机组,机房布置也许会划一整齐,备品备件会少,但工程中往往有小负荷的不同使用功能的场所,如采用等容量机组,就容易造成负荷适应性差的缺点。其实《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有“大型制冷机房,当选用制冷量大于或等于 1160kW(100×10 4 大卡/时)的一台或多台离心式制冷机时, 宜同时设置一台或两台制冷量较小的离心式、活塞式或螺杆式等压缩式制冷机”大小容量搭配的规定。 关于热源,这里只谈一点对选用电热锅炉的看法,共同商榷。 在热源选择上,目前似乎有一个趋向,即某些部门偏好推广电热锅炉, 笔者认为有失偏颇。首先,电是高品位能源,将它转变成低品位能源的蒸汽、 95℃或60℃热水来使用,而且还有输送损失,从能量利用而言,该是划不来的。其次,对于中国来说,电不是“清洁能源”或“环保能源”,因为我国是近80%燃煤用于发电,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所以,用电越多,意味着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多,这是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虽属“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也应有责任、有义务减少温室气体—— 筑龙网 3 的排放量。另外,采用电热锅炉,冬季空调峰时耗电量高出夏季耗电量3~ 10 倍,不能不引起重视。值得指出的是推广冰蓄冷和电蓄热问题。冰蓄冷是为了夏季电力负荷调峰的需要,在谷电时蓄冰、峰电时融冰,既可解决电力部门电力调节的需要,对用户来说,也可减少制冷机装机容量,减少夏季高峰供电负荷,利用电力部门的峰谷电价差,在回收了因冰蓄冷增加的一次投资后(一般要1~2 年),还可降低运行费用,最大得益者是电力部门,对用户也有利。但是采用电蓄热,则由于电蓄热是采用水温差蓄热、蓄热效果差, 除了蓄热水槽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贮存和输送热损失大以外,还有个电力平衡问题,即冬季的电力负荷反而大于夏季冰蓄冷电负荷的3~4倍,比常规空调(指非冰蓄冷)也大2 倍多,使得冰蓄冷的优点大为逊色,见表1。 工程项目 夏季常规电制冷机耗电量kW(估算) 夏季冰畜冷机组耗电量kW 冬季电制热机组耗电量kW 备注 南京某超高层办公建筑 1287 774 2520 分量蓄冷,分量蓄热20700kWh 绍兴某办公建筑 2 276 200 800 分量蓄冷无储热 芜湖某办公楼 3 160 110 420 分量蓄冷,分量蓄热3800kWh 山西某办公楼 4 276 200 585 分量蓄冷,分量蓄热4680kWh 南京某办公楼 5 390 240 884 分量蓄冷,分量蓄热7070kWh 注:本表引用自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夏卓平文“商业建筑空调采用电锅炉方案的思考”。 还需指出的是用电热,也是曾经明令禁止的,国家计委、国家旅游局计资源有一个1104 号文, 明文规定“严禁冬季直接用电力作为空调热源进行供暖”。现在由于大趋势形成电不很紧张了( 夏季用电高峰时,有
再谈暖通空调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