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六中学: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
解密后六中学成功之道: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
中小学校长之家
前言:我在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上讲授《教师绩效考核的“六脉神剑”与“零成本激励”》这门课程时,讲到以下四个观点:
在精细化管理和量化考核这两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校,我认为是河北衡水中学和江苏溧阳市后六中学。衡水中学大名鼎鼎,无需我多言,今天,我给各位校长介绍后六中学的管理经验。
和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三所成功进行教学改革的学校一样,江苏省溧阳市后六中学有着与其相似的办学背景:地处欠发达的农村,教学条件简陋、师资水平一般、生源质量不高,学校即将被撤并。
迫不得已,后六中学卧薪尝胆,凭借尊重科学、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与勇气,凭借“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的朴素而又富有成效的管理策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后六中学的办学经验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实实在在的实践,没有惊天动地的改革,只有平平常常的管理,没有花架子。他们的做法,又一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常规决定质量,细节决定成败,把每一件平常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常。
比如实行后六中学月考核制度,包括有教师月考核、行政人员月考核、年级组长月考核、教研组长月考核、教辅人员月考核、食堂工作人员月考核、班主任工作月考核等等。
每月召开一次教工会议,对上月考核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表彰先进、分析得失、提出改进措施和下个月的具体工作目标和要求。校长室对月考核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与矛盾、意见与建议逐一进行梳理、引导和解答。
如上个月的目标是行为习惯,全校师生就集中这个专题进行反思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下个月是抓作业,就再集中精力对此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一步一步去做,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去抓落实,用他们老师的话说,有时候细得让人受不了。
但他们抓细抓严并不是抓了枝节小事,恰恰是抓到了点子上。如作业布置,年级组长和授课老师要协调确保各学科之间的均衡合理;备课组内作业内容要统一,批改及时且评析;学生不仅对自己作业反思,也对老师批改评析提出反馈意见;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等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多难,只有做过了的才会知道。
后六中学:做好常规就是奇迹
一、任谁看来,这都是一个奇迹。
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中学,硬件不算好,师资不算强,生源更是一般,甚至一度濒临被拆并之境。但仅仅两年之后,这所农村学校却异军突起,一鸣惊人,成绩从全市排名中等一变为拔得头筹,把很多城市重点学校远远抛在了后面,让无数人目瞪口呆。
更让人惊奇的是,它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课,没有延长教学时间,没有额外补课,且副科开齐开足,没有疲惫不堪的师生……“好成绩靠的就是严压狠管”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这里似乎不灵了。有人开始用“奇迹”来称呼它,但是校长胡建军却说:“这不是武侠小说,没有所谓的绝招和特别的模式。”
没有绝招,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无招胜有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无限变化?
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我们来到了江苏溧阳埭头镇的后六初级中学。
在中国最富庶的苏南地区,看到这样简陋的学校,让我们有些吃惊:两排小小的教学楼,破旧的实验室和食堂,操场更是小得可怜,三个年级不能同时出操:初一的学生已经跑到头了,初三的学生还没动起来。后来,校长胡建军做了一个小小的发明,把一大队转圈跑改成几个队各自成“U”字形来回跑。
奇迹竟然是在这样一所学校里诞生的?
面对我们的好奇和追问,胡建军只给出了一个“公式化”的总结:“我们是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在简陋的校长办公室里,我们看到墙壁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常规+细节+过程=奇迹”。
二、晨读:学生自觉,教师轻松
早上7点10分,后六中学的晨读时间。学生在教室里琅琅晨读,有些老师在不足10平米的小食堂悠闲地吃早饭。这里的晨读不用老师进班!那么,晨读质量有保证吗?
原来,在后六中学,语文和英语两门主科老师每天会把第二天晨读的内容、要求、任务写在黑板上。学校规定,教师不能只笼统规定预习什么,早读要求必须细化为一个个句子、一个个单词,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落实,有检查。晨读下课前的五分钟或正课上课前五分钟,老师会予以检查,不合格的学生要在下午第四节自习课上继续补习。要想在五分钟内检查全班的晨读效果确实有困难。经过研究,学校决定,每次抽查几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督促他们学习。
提起校本课题,胡建军校长说,曾经有一位教育局的领导到后六中学检查校本教研情况。胡建军汇报说:“我没有书面材料,但您可以到我们的晨读课上转转。”后来,学校的校本教研以其“扎实有效”获得了教育局的专
后六中学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