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观园孰是孰非.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观园孰是孰非
大观园究竟是哪里?本人主要是学习了红楼学者隋邦森、隋海鹰关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论述,带着对红楼梦演戏大舞台“大观园”的一再思索,2011年7月暑假期间,我带着问题,特地到了故宫、恭王府去现场考察,多少悟到一点东西,不忍永藏于心,愿意与诸位红学研究者共享。
通过北京水系与大观园水系的对照分析,笔者认为大观园艺术原形应该为明清皇家的西苑——也就是北海与中南海。
公元十世纪,起源于辽河流域的契丹族从汉人石敬瑭手中得到燕云十六州,改国号为“辽”,将幽州城建为陪都,号称南京,也就是燕京。《辽史》所谓“中有瑶屿,府曰幽都”中的“瑶屿”,就指北海琼华岛上的瑶屿行宫——因为是按照西王母瑶池的神话建筑的,所以成为人间瑶池。《辽史》中所谓“西城巅有凉殿”,是指琼华岛山巅上的广寒宫,又称嫦娥宫。1163年金世宗在瑶屿行宫基础上,以北海琼华岛为中心,建立金中都的太宁宫。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驻跸北海琼华岛上的广寒宫。从1262年到1266年,忽必烈将大都建成世界上最伟大的都城——《红楼梦》中所谓“长安大都”、所谓“太虚幻境”,所谓“瑶池不二,紫府无双”,就来源于辽金元朝以北海琼华岛为中心的皇宫林苑。因为瑶池源于天宫王母,紫府源于天宫。绝不会是寻常百姓家。

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从昌平燕山脚下引来白浮泉水,顺西北山麓蜿蜒而下,沿途汇集西山与玉泉山泉水,经翁山泊(颐和园昆明湖)与长河进入北京,使通惠河水量大增。京杭大运河的漕船从杭州、苏州,可以直达北京什刹海与积水潭。元朝大都出现了云帆蔽水、商贾云集的盛景。

明清时代京杭大运河的漕船只到通州码头,货运客商与旅人,改为40里旱路进京。《红楼梦》第三回写到林黛玉从扬州进京,就是通过京杭大运河到通州,再改为旱路:“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贾母云:“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母要带领王夫人与贾宝玉从北京回南京去,也是先走旱路到通州,然后接上京杭大运河回南。

乾隆皇帝高度重视玉泉山这块风水宝地,亲笔写下“天下第一泉”,又撰写《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玉泉河经过什刹海前海的荷花市场,从平安大道的路面下流进北海东北角,相当于大观园水系的“沁芳泉”。水流穿入北海东北角小湖,被一座桥下闸拦住,相当于大观园的“沁芳闸”。东北角小湖的水面比北海水面高出一米左右,从金朝元朝就是如此,临水“翼然而立”的亭子,相当于大观园的“沁芳亭”。

“沁芳泉”、“沁芳闸”、“沁芳亭”—是大观园水系的起源处。其水源来自“外河”,也就是玉泉河。乾隆皇帝读懂了《红楼梦》,他模仿大观园水系,在北海东北角修建静心园——也象大观园一样引用“外河”玉泉河什刹海的水,与北海东北角水闸(沁芳闸)分庭抗礼,就近另起炉灶,建起了“沁泉廊”。“沁泉廊”也为桥下水闸,水流潺潺,如同珠帘,桥上筑了廊亭——是《红楼梦》里“沁芳泉”、“沁芳闸”、“沁芳亭”
最生动的注脚。玉泉河从什刹海前海流入北海之后,分为东西两股。东股经过天蚕坛、画舫斋、濠浦涧,流向景山御田、紫禁城筒

大观园孰是孰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