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守望仁恕情怀静等美丽花开(3).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守望仁恕情怀 静等美丽花开
教育就是让人聪慧,使人高尚,养成好习惯,培育爱心人。太和的教育远近闻名,成果丰硕,得到了上上下下的认可。但总感觉缺少一条主线,一个凝聚全县教育智慧的文化支撑。在迷茫困惑之中,县教育局提出了打造“仁恕文化”的设想,我细细研究,认真学习,慢慢品位,特别是听了陈局的《为太和教育铸魂》的报告,使我心中豁然开朗、突然顿悟,“仁恕”不就是太和的教育之道吗?教育之魂吗?仁恕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具体要求,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凝聚。
什么是“仁恕”?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问他,老师,什么叫“仁”?孔子淡淡地说:“爱人”。樊迟想想又问:“什么叫智?”“知人”。就这么简单,真正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你成长,也助别人成长,这就是“仁”。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贡问:“老师,你能告诉我一个字,让我遵守且一辈子受益吗?”孔子用特宽和、商量的口气说:“其恕乎”。是宽容、宽恕。然后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使别人无意中伤害了你,你也要宽容、原谅别人。推己及人,帮助别人,不为难别人,这就是“恕”。
“仁恕”就是让我们从爱身边的人开始,爱学生、爱同事、爱朋友、爱满天下。以仁爱之心爱人,以善良之心助人,以宽容之心待人。
我想,我们还要爱学校、爱教育、爱得范跑跑事件,范美忠的行为让世人
所不耻;更会记得最美乡村教师张丽莉,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间的大爱-师爱!身在学校爱学校,长在太和爱太和,站在教育爱教育。与学校荣辱与共、休戚相关,这也是“仁”。
有时你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你反对的,别人不一定反对,允许争鸣,包容不同意见,以宽容的胸怀海纳百川,这就是“仁恕”。“仁恕”讲的向内无限深刻发现自己的内心,找到心里的安宁,用仁爱宽恕之心激发干劲、挖掘潜能、焕发活力、弘扬正气。正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仁恕文化”品牌的打造,是局领导对教育深思熟虑的英明决策;是对太和教育幸福之道的智慧提升;是给全县教育工作者以人生悟道的生命提醒,是太和教育之魂。
当教育工作者悟好“仁恕之道”后,就能修好自己的内心,用仁爱之心抓工作,以宽恕之道做教育,用仁恕情怀帮他人,这样就不会感到太多的疲惫和辛苦,而是心灵安宁,内心愉悦。
从做好当下的事,帮助身边的人开始,这就是“仁恕”。
有时候你一个关爱的动作,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回信,会温暖孩子一生。城关中心学校八(9)班学生王婧婷是一个阳光自信的留守儿童,元旦时她给陈局写了一封信。陈局回信后,我们很快把信交给了她,并在会上通报了此事,宣读了全文。第二天她的班主任对我说:王婧婷十分兴奋和激动,她哭了,她没有想到局长会给她回信,5段713个字让她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全班学生一起读信,数回信上的字数的场面真好。有些人是在数钱中回味快乐,孩子们是在数字数的过程中体会温暖和幸福。
陈局经常讲:“你们努力工作,需要支持时我全力以赴,需要鼓掌时我把手掌拍红。”这句话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为他人的成长加油助力,仁恕就在点滴之间。
我们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责任教育好学生,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有了这种仁爱,教师在教育教学时,就必然会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乐

守望仁恕情怀静等美丽花开(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