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回制度的方正
今年3月,罗彩霞办理银行业务时发现身份证被盗用,在向派出所报案后,才发现高中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自己上大学。此时,王佳俊已完成四年学业。真的罗彩霞在落榜后选择了复读,并于2005年考入天津师范大学。无独有偶,就在湖南冒名顶替事件还未落音,湖北孝昌县又出现了一件未经高考的高中二年级学生,顶替他人上完大学的翻版,再一次刺痛公众。
通过高考实现人生价值为民众所尊崇。高考被赋予了“国考”的厚重公信力。无论出身显贵,还是寒门子弟,高考是一条公平的社会上升通道。对农家女罗彩霞而言,尤其如此。
高考及其招生的制度设计可谓“壁垒森严”,冒名顶替者王佳俊为什么能顺利突破多道制度防线?人们发现其中的权力“魔力”。冒名顶替者要完成改名换姓、伪造学籍档案、迁移户口等一系列“高难度”造假行为,并通过入学资格审核,没有权力提供的便利,没有环环相扣的公共资源怎么可能?其间,血缘、亲缘、地缘、学缘关系,这些理应纯挚的情感,却在利益、面子的要挟下,变成破坏制度的“马前卒“。在“权力推磨” 的游戏中,人性的脆弱不堪一击,有的甚至走向丑陋。
在这场造假事件中,一方是隆回县公安局原政委王峥嵘及其
“临时团队”;受侵害一方是农家女儿罗彩霞,罗的父亲在王峥嵘面前“吃饭时手都在哆嗦”。如果没有媒体的声援,没有官方的迅速介入,不用猜,在这场博弈中,胜负结果早已铁定。为此,罗彩霞不停地“天问”:王峥嵘为什么偏偏选中我?难道家里没有任何社会背景?让罗彩霞和公众愤怒的是,王峥嵘向罗彩霞道歉时说,“认识我是你的荣幸”,足见造假者的无畏和嚣张。“认识我是你的荣幸”因此迅速成为网络的流行语。
让人颇感欣慰的是,从媒体到公共机构,从普通民众到公安部长、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都以自己的身份表达维护制度公平的决意。王峥嵘们的权力游戏或许可以在一时一地“吃通”,但终究未能“通吃”。
经历3次立案失败后,罗彩霞姓名权、受教育权被侵害一案终于在天津市西青区法院正式立案。罗彩霞在起诉书中列明了七名被告,除了王佳俊及其父母外,还有邵东县第一中学、邵东县教育局、贵州师范大学和贵阳市教育局。我们相信法院自有公论。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王佳俊冒名顶替高中同学罗彩霞上大学案,是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性质恶劣。尽管造假事件前后涉及湖南、贵州、天津、广东等多个省市,以及公安、教育、高招、
追回制度的方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