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1 、阿昌族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会街, 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 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 、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 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2 、德昂族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 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宗教节日有“进洼”( 关门节), 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 3 、东乡族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4 、侗族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 5 、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 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 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它和“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饶有特色。其他主要节庆活动还有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 6 、独龙族唯一的传统节日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 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节日期间, 人们要举行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7 、俄罗斯族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 每年公历的 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8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不多, 只有春节、氏族的“莫昆”大会和宗教活动“奥米纳仁”,还有篝火节。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每年的 6月 18 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 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9 、布朗族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 10 、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 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 要统计牲畜的数目, 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 5 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 去河边洗脸、沐浴, 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 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 11 、高山族 11 高山族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 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2 、仡佬族祭山、吃新、过年, 是各地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春节, 是仡佬族最大的节日。农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牛王节”,是仡佬族民间特有的节日。 13 、朝鲜族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 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 元日( 春节)、上元( 元宵节)、寒食( 清明节)、端午节、秋夕(中秋节) 。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 1392-1910 )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老人节)。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 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 60 大寿)、回婚节(结婚 60 周年纪念日)。 14 、黎族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 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 大多都用农历, 节日与汉族相同, 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 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15 、僳僳( lisu 均四声)族主要节日有阔时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阔什节,“阔什”是僳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 是僳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 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16 、珞巴族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 12 次为 1 年。每年庄稼收获后, 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 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17 、赫哲族除与汉族相同的年节、正月十五、二月二及七月十五之外, 还有“河灯节”“跳鹿神”和“乌日贡节”。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 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 年年都在农历的 7月 15 放河灯、祭河神, 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 1985 年。“乌日贡”赫哲语是“喜庆吉日”之意。我国赫哲族的传统节日“乌日贡”大会是集赫哲民间文化、体育项目为一体的赫哲族人民的节日盛会。 18 、回族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