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413)怪穴破惑歌.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413)怪穴破惑歌
怪穴破惑歌
眞龙藏幸穴奇怪,俗眼何曾爱?天珍地秘鬼神司,指点待明师。
注藏者,晦而隐也。幸者,谲而险也。盖眞龙融结,福量非常,故其为穴,亦殊常格。潜踪闪迹,韬光敛华,而为诡异形穴,若有闭藏之状,不使时俗易识,故曰藏幸。厉伯韶云:“天机好处从来秘,不教俗眼识其奇。”然大地吉穴,人不易识。若天地之有呵护以待厚德,不轻与人者。苟非明师深契奥妙,何以发天地之隐,泄鬼神之机哉!陈氏名策,号灵泉,银邑人云“地出生成捉穴易,不须师管郭。地逢怪异穴难扦,遂要遇神仙”是也。但怪穴虽待明师而后扦,名师亦必积德而可致。故积德为图地之本,良有以也。苟使穴皆不怪,人皆可扦,则为恶之家亦可以得吉地,岂造化福善祸淫之微意哉!
明师堪破玄机诀,秘密不敢说。恐君缘福或轻微,指出反惊疑。
注天造地设,或好地丑形,或好形丑病。如杜后无齿,侍周王则生;钩弋手拳,遇汉武则伸。俟其人耳。明师之识怪穴,怪穴之待明师,岂偶然哉!但此等大地,明师虽能识之,奈何形穴怪异,隐晦殊常,苟非阴功重厚,福人庆门,虽有曾杨之能,周孔之地,献之必不受,告之必不信,反致掩口胡卢,或惊骇疑怖,甚至讪谤诋毁而咎之。若吴国师景鸾献中干地,而反遭禁锢者,世岂少哉!何也,诚以此等大地,非浅福薄德所宜受用。苟不度德而妄献轻指,则天地鬼神加怒,而地师反遭祸害。故明师虽遇此眞龙大地怪异之穴,必须珍重,毋得轻泄,以取祸愆。赖氏云:
“世降风移人少淳,大地相逢勿轻许。”廖氏云:“世人将信又将疑,枉自泄天机。”
地有奇巧有丑拙,总名为怪穴。巧是穴形美且奇,地位使人疑。
拙是穴形媸且丑,狐疑难下手。高人造化蕴胸中,巧拙尽玄通。
注眞龙之融结,有处于非常之地者,谓之巧。有结为诡丑之形者,谓之拙。总名曰怪穴,惟高术之士能明之。
大凡怪穴有跷蹊,龙要十分奇。认得龙神的的眞,怪穴始堪针。
注怪奇以龙为取舍,故必有十分美龙,方可下之。不然则多谬戾,祸不旋踵。《经》云:“龙若眞兮穴便眞,龙不眞兮少眞穴。”又云“恐君疑穴难取裁,好向后龙身上推。龙上生峰是根核,前头形穴是花开。根荄若眞穴不假,盖从种类生出来
”是也。
巧穴巧穴何巧穴,仔细与君说。或然高在万山巅,天巧穴堪扦。
注地有结于万仞山巅而为天巧之穴者,子微云:“第一天巧最高穴,常人惧怕轻弃撇。只言高处穴难安,不知巧穴有眞诀。天巧山顶分龙虎,峻地平夷有门户。人到穴中有半天,四望百里堪摘取。此地神童及状元,子子孙孙皆过府。”释之者曰:“穴不在天而名曰天巧,以其高出云霄,如在天上,故曰天巧。每见龙穴湫窟、仙祠佛宇,多在崇冈迭岭之上。登山或数十里,或二三十里,多至五六十里,方见窟穴宫室。所在莫不别有天地境界。观其龙穴,其为龙宫,其为仙庙,其为佛刹,各随其宜,不可更革。盖天造地设,逞奇显异,山上出泉,冬夏不竭。峰巅有田,多至万倾。未经开荒,则长林茂木、恶蜂、毒蛇、鬼神占护。及其缘会遇合,则风霆开霹,鬼神剪除,长径屈蟠,广途平坦。此造化之玄也。天巧之穴,无以异此。”信哉,言也!是故凡天巧之穴,虽在高山,及登其所,豁然开阔,局势宽平,如在平地,不知为万仞山巅。但见四面八方,献奇列秀,如三千粉黛、八百烟花,次第罗列。城郭周完,朝案重迭,明堂团紧,左右环抱,三阳具备,诸吉拱护,水不倾泻,穴不孤寒,乃为眞结,力量极大。上格贵龙,乃为禁穴,或出圣贤;中格龙亦能出将入相、皇妃国戚、神童状元、满门朱紫;下格龙无此融结也。予兄弟所见者,如汉高祖祖地在寜都县灵云山牙鼓峒见朝州府郡《志》及《一统志》、旧名虔州府虔化县,朱夫子祖地在婺源县官坑岭金斗形梁上穴,笵文正公祖地,在苏州大湖格名万笏朝天,及吾邑廖公下张氏白牛坦祖地出一文一武一神仙:张忠定公焘为參知政事,文也;甲公忠利侯,武也;紫琼眞人张君范,仙也,泉州曾丞相公亮祖地番天马蹄形,皆其格也。大抵此等地,要穴场极暖,虽在高山,不知其高则善。否则,据高挹秀,未免风寒,又多结为神仙窟宅。如太和山之玄帝宫、九华山之地藏殿、匡庐天池寺、雁荡罗汉岩,与夫武夷天游、西华仙掌、太华三仙、黄梅四祖等处,皆天巧穴也。凡修佛,亦须择取名山,然后以成道。盖亦收山川之灵秀耳。人尝谓
“修仙先要选名山如许眞君炼丹洞,郭景纯选酉山金氏宅而后成道,切忌孤峰四望寒。请君古来成道处,洞天福地不寻常古云“天下名山僧占多”不其然乎。”
或然低在深山里,没泥穴可取。
注地有结于平田污下之处者。廖氏曰“藏龟闪迹在田中”是也。张子微谓之天平穴。中原平洋之地,龙行地中而不可见,间露毛脊,为石骨,为墩阜。及结穴处,亦要高下分明,此亦名为没泥龙蛇,藏蛰于泥,时有毛脊露出泥外,取其不见龙身,间露一二,知其为蛇龙之蛰藏耳。此格全在观水势以寻穴。故杨公云
“平地龙神因水势”,又云“凡到平洋莫问踪,只观水

(413)怪穴破惑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