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导学案
D
2
3
4
动脑筋:你能总结出隋朝可以重新统一南北的条件吗?(可以讨论)
2、隋文帝的统治:
(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 ,减轻人民负担;
(2)表现: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3、 隋朝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_____。
(2)时间:在 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
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
(3)三点:中心在 ,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 、邗沟、 。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 的运河。
5
(6)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请你尝试用示意图的方式画出隋朝大运河的路线图,然后设想如果你生活在隋炀帝时期,并参加了大运河的开凿,你会有哪些遭遇?
【达标检测】
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
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6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
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5、阅读下列材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
(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
7
【板书设计】:
时 间:_________
隋朝建立 建立者:_________
南北重 都 城:__________
归统一 南北统一:______年,隋灭______(国家),南北。
隋朝的繁荣:_______(皇帝)时,出现盛世局面。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年开始
皇帝:__________
大运河 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至_______
的开通 南到_______,全长_______千米。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第2课 贞观之治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课题
贞观之治
授课时间
课时
1
主备课教师
刘放军
授课教师
刘放军
参与备课教师
王东升
组长审核签字
教导处审核意见
【教学目标】
“玄武门之变”。
2.分析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内容,能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
9
,培养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对唐太宗、武则天的评价
【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魏征是唐朝时期的大臣,魏征逝世后,太宗对朝中大臣们说:“我派人到魏征家中,在他的书信中发现魏征未写完的奏章,上面写道‘天下的事情有好事有坏事。人,有好人有坏人,任用了好人,则国家安泰,任用了坏人,国家就要大乱……’”那么,唐太宗时怎样“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呢?又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教学过程】
(一)快乐自学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
1、(618)年,( )建立唐朝,定都( )。
9
2、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