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阶魔方——白底版CROSS十字教程【十字天书】.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三阶魔方——白底版CROSS十字教程【十字天书】
D
练习十字时将四个侧面的中心块盖子去掉。
除了中心块的颜色要忘掉外,不要被四个底层棱块外的任何块吸引注意力,比如两个连在一起的角块和棱块之类,因为在思考和完成十字过程中,这些信息起不到任何作用,接收、记忆和思考这些信息只会浪费我们宝贵的思考时间,或者对我们的思考过程产生干扰。
在一团杂乱无章的色块中迅速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据此迅速作出判断和行动,这就是提升十字时间乃至提升整体还原时间的要领之所在。
观察到的全部信息
过滤后的有效信息(这个理解就好,哪个底都一样)
『要求』
在观察打乱后魔方状态以及推理十字过程时,忽略真实中心块的颜色以及其他块的干扰
『目的』
减少干扰信息,集中精力推理最佳的建十字过程
【记】
因为没有了中心块颜色的提示,所以我们必须熟记四个侧面的中心颜色顺序。
将每个中心颜色开头的顺序都背下来,直到烂熟于胸、达成条件反射为止。本步骤是一切的核心,无论如何先完成这一步,如果做不到的话下面的教程就不用看了。
『要求』
看到任一颜色,都能条件反射想到其左右、对面分别是什么颜色。
『目的』
为了在以后的推理过程中判断相对位置关系提供依据,以及在十字完成后通过条件反射做出最终调整
【观】
拿到打乱的魔方后,先将整个魔方迅速翻看一遍,迅速记住四个棱块的分布情况和正确情况
1、 错误块:棱块在顶层或底层,而底色在侧面,需要2步才能让底色到达底面。
2、 正确块:不是错误块的所有块都是正确块,最多1步就能让底色到达底面。
『要求』
最低要求是记住错误块的数量,以及记住四个棱块在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中的分布数量。
进一步要求是记住四个底层棱块的非底色面朝向,闭目可以回想起四个色在魔方各面的分布。
如果能记住四个棱块的具体位置,在观察过程中整体旋转魔方后仍能掌握视线外棱块的位置就更好。
『目的』
预知各个块的位置,在下面寻找基点的过程中节省找块时间。
【察】
先找到一组平均每块最多使用两步旋转就能在底层完成相对位置关系的棱块(这一组棱块的结构关系我们称为基点,这一组棱块我们称为基点棱块,不包含在基点中的棱块称为非基点棱块),然后进行下一步的推理思考。
基点分为两种:
第一种:直接基点
存在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几个正确块,每块最多通过一步旋转即可在底层形成正确的相对位置关系。
例如:
R’
R’ F’
F R2
B2
R’ L
F B
在多个基点棱块处于同一旋转面时,必须要注意还原次序,要先还原独享一个旋转面的基点棱块。如上面第2个图例,F面有两个基点棱块,R面只有一个基点棱块,所以只能先做R’还原红白块,再做F’还原蓝白块,如果先做F’还原蓝白块,则红白块就需要三步还原了。
第二种:间接基点
存在两个或更多的棱块,平均每块最多通过一步旋转可以形成直接基点,或每块平均使用的还原步数不超过2步。总调整步数越多则观察越困难,一般我们用到的是一步调整和两步调整,三步调整的情况很少。
一步调整CASE举例:
F
F’
U’
R2 / D2
U2 / D2
F / F’
U2 / R2
R’
上面举出了最典型的几种一步调整CASE,大家可以多做一些扩展思考,举一反三,对每一种情况都要有深刻印象,也有助于大家学习和掌握接下来的二步调整。比如上面第三个图例中红白块可以在顶层任何一个位置,当其在UR位时正好构成直接基点,而在UF、UL、UB位时调整步骤分别是U’、U2、U。
两步调整CASE举例:
U’ F
D’ F’ / U’ R’ / R’ B’
R’ U’ / F’ U F’
U’ R’2
F2 D’ / R2 D
R’ F
R B’
R L / R’ L’
二步调整的方案和可能性太多太多,不是几个例子和扩展思考就能概括的,需要大量的练习和自我总结。但思考顺序基本上都是这样:1、与脑中已经记住的二步调整CASE匹配;2、穷尽各种单步旋转,与脑中已经记住的一步调整CASE进行匹配,3、直接将一个块下底后调整另一块的正确性或相对位置关系。在大量练习达到熟练后,以上过程基本是条件反射完成的。
有的CASE虽然每块平均调整步数

三阶魔方——白底版CROSS十字教程【十字天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2yuwb
  • 文件大小5.85 MB
  • 时间2021-08-12